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出境國人在外國導遊眼中是"不拘小節"的鮮明群體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0月09日 08:37 來源:
專題:2006年“十一黃金周”
專題:提升中國公民旅遊文明素質

來源:環球時報

    開欄的話:10月2日,中央文明辦、國家旅遊局聯合發佈兩項“旅遊文明公約”,詳盡、具體而扼要地對中國公民的旅遊行為作出明確的規範。這兩項公約選擇在黃金週期間推出,很快便在國內引發了一場關於文明和陋習的大討論。産生這場討論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我們的周圍,種種陋習屢見不鮮,甚至還被帶出了國門。隨著中國的國力蒸蒸日上,世界輿論對中國的形象也更加關注,中國人每一個不文明的行為都會在無意之間給國家形象抹黑。《環球時報》為此開設了“告別陋習、崇尚文明”欄目,請駐外記者采寫有關文明與陋習問題的報道,希望有助於國人樹立講文明的良好習慣。我們也歡迎讀者積極投稿,談談自己的經歷與感受。

    在許多國家,中國遊客都是一個非常鮮明的群體。不少中國遊客的不文明行為給外國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嚴重影響了中國的形象。對於中國遊客的特點,導遊們是最有發言權的。黃金週期間,《環球時報》記者在多個國家進行了調查,也採訪了帶過中國團的導遊,儘管國內輿論要求約束不文明行為的呼聲喊了這麼多年,可這次調查的結果仍然讓記者感到難堪。

黃金週游客不文明現象調查 考驗中國"軟實力"
文明 文化 安全 黃金週期待更成熟的假日旅遊
中央文明辦國家旅遊局部署落實<指南>和<公約>
中國各地在“文明旅遊”主題下進入黃金周高峰 

      泰國導遊:“心軟帶不了中國大陸團”

    “我這人心太軟,帶不了中國大陸團。”提到中國遊客,50多歲的泰國導遊榮差用很流利的漢語説。他是曼谷一家旅行社的老導遊了,他説,中國大陸來泰國的旅遊團,很多都是低於成本價的“零團費”團。到了泰國後,旅行社壓縮在景點的時間,拉著遊客到處購物,並且安排很多表演、娛樂的自費項目。吃飯在街邊大排檔,住宿也不是當初承諾的星級酒店。

    據統計,2005年來泰國的中國遊客達到80萬人次,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長90%,全年遊客預計超過100萬人次。同時,泰國也是中國公民第一個旅遊目的地國家,“有錢人早來過了,現在來的大都是第一次出國的工薪階層。”榮差説,這些遊客衝著價格便宜才報的名,到了之後往往有上當受騙的感覺。

    這並不是新問題,中泰兩國旅遊管理部門也都出臺過相關措施。榮差認為,造成這種現象屢禁不止的原因,是中國國內的旅行社欺詐性地壓價競爭,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人騙來了再説。到了泰國,中國遊客和導遊吵架、打架的現象十分普遍。榮差説:“大家在低檔賓館裏吵成一團,小孩哭、大人叫。你説中國的形象能不受影響嗎?”“泰國導遊也沒辦法,只能硬下心來。你們吵吧鬧吧,我找個地方睡覺去了。”榮差説,他沒有鐵石心腸,沒法把老人孩子扔在一邊不管,所以公司就安排年輕導遊帶大陸團。

    小紅是泰國人,和中國人合夥開了家旅行社,以接待中國大陸游客為主。她會説漢語,公司人手不夠時也親自帶團。她説,帶中國團有“三怕”:一怕聲音太大,説話聲音大,吃飯聲音也大,常吼得周圍的泰國人不知所措;二怕動不動就吵架,稍談不攏就發火,不只是和導遊吵,夫妻當眾吵嘴的情況也有,甚至還有在公共場合大打出手的,嚇得導遊只好叫警察;三怕服務完揚長而去,不給小費,也不覺得不好意思。總之,許多中國大陸游客好像沒受過教育的人剛出門,什麼也不懂,又口氣大得很,看似財大氣粗,可一到價格稍貴一些的地方,就沉不住氣了,責怪導遊“宰人”。

    談到對中國遊客的印象,榮差説導遊們普遍反映中國遊客對人不信任。特別是導遊安排的自費項目,你安排在東家,他偏要跑到西家去。而且在付費時,與當地人也時常發生爭執。談到中國遊客的個人素質,榮差倒沒覺得有什麼大問題。比如説買東西喜歡討價還價、説話聲音太大等,泰國人都已經習慣了。看到中國遊客來買東西,先把價格提上去再等著砍價,説話時也誇張似地放大嗓門。

    除了説中國遊客之外,泰國人對其他國家的一些遊客身上的毛病也頗為不滿。泰國國家旅遊局工作的達説,穿著彩袍的印度遊客和穿著黑袍的中東遊客也很多,他們喜歡搶路,走路時碰著別人也不道歉。泰國還曾有人投書報端,提出要把歐美來的“揹包族”全趕出去,因為這些人“住便宜旅店,坐公共汽車,渾身臟兮兮的,破壞了泰國的旅遊環境。” (駐泰國特派記者任建民、劉歌)

    美國導遊:“中國遊客往往不拘小節”

    “中國遊客的整體素質有所提高,但老毛病還是很突出。”總部設在華盛頓的美國金華旅行社負責人沈女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今年國慶期間旅行社接待的中國遊客數量比往年略有增加,就文明形象而言,仍與歐美人士存在差距。據《今日美國》報道,今年接待的中國遊客預計高達37萬人次。

    在美國,中國遊客的形象比較鮮明:在公共場合吐痰、大聲喧嘩、隨手扔垃圾、吃自助餐不給小費等等,似乎都是中國人的專利。記者前些天偶爾去最高法院,遇見滿口方言的內地某企業訪美代表團,他們一行大約15人,在排隊參觀主會議廳的時候,你一句我一句地指指點點,旁邊的美國人紛紛側目。進了會議廳,大家坐下後,導遊在開講前特別強調,這是大法官們開會的地方,不允許拍照。可是,沒過多久,就聽見閃光燈的聲音,導遊憤怒地衝著一位遊客説:“我最後再提醒你一遍:這裡不許拍照!”記者目光所至,恰好是一位中國團的老兄,真是為他汗顏。

    斯科特幹導遊已經5年多了,每天接待至少3個團,其中不少是中國人。略懂中文的斯科特和《環球時報》記者聊起中國遊客來,顯得有些無奈。他説很多中國客人往往“不拘小節”,到了一處景點,根本不理會導遊的解説,也沒有心思欣賞風景,而是不停地交頭接耳,拍照留影;一些人沒有時間觀念,常常是最後“歸隊”的成員,有時候把他急得團團轉。讓他印象較深的是一次下起暴雨,每位遊客發了一套雨衣,旅遊結束的時候,天晴了,其他遊客都把雨衣扔進垃圾桶,可是偏偏幾個中國遊客把雨衣塞在大客車的座位底下。

    斯科特坦言,自己並沒有對中國遊客抱有任何歧視,公園裏也沒有專門針對中國遊客的禁令標語、貼牌。不過,如果接待清一色的中國團時,他會特別提醒領隊要注意的事項。最重要的是守時和注意環保。

    中國遊客的不文明現象與國內長期養成的陋習不無關係。例如,隨地吐痰和丟垃圾這種行為,雖然國內法律明文禁止,許多人仍習以為常。儘管在出國前,通常都會受到禮儀常識的普及教育,但多數人一齣國門就忘得一乾二淨。在美國旅遊的季節,人們至今可以看到中國人在紐約、洛杉磯等地的華人聚居地區的餐館中大聲説話,有的人還把一隻腳放在椅子上吃飯。

    “不可否認,美國當地華人也有不良習慣,但他們與短期來美度假的人有所不同。”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馬裏蘭州華人社團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許多赴美旅遊的中國遊客往往沉浸在新鮮感中,忽略了尊重當地禮儀這些軟文化規則,加上生活習慣和語言溝通的障礙,給當地人留下不良的形象。“這既是文化觀的衝突,也是公民社會道德意識的矛盾。”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越來越富裕,一些人腰桿粗了,説話硬了,花錢大手大腳。“一些國內來的大款以為到了美國可以為所欲為,得意忘形,”在世界銀行工作的美國華裔劉先生告訴記者,“殊不知他們的舉止非常令美國人反感。”他認為,中國遊客改善形象的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入鄉隨俗”。 (駐美國特約記者牛雨辰)

    日本:為中國遊客提供專門標識

    記者在國慶期間參加了北京某旅行社組織的日本6日遊團。令記者感到驚訝的是,不論在大阪還是東京,不少公共衛生間裏都用中文寫著類似“衛生間是給大家用的,請您保持衛生間的乾淨”等字樣,而且這種字條只有中文的,並不像日本機場裏所有的標識會有日、英、韓、中四種文字。不難想象,比我們先一步來到日本的同胞,把不重視公共環境的陋習帶到了這裡,做了一些讓人家不高興、而且不得不提醒的事,而這樣的字條,又像一塊抹不去的記錄牌,讓每個來到這裡的中國人蒙羞。

    最後一天的行程是在迪斯尼樂園。照導遊的話説,東京的迪斯尼樂園,不排隊是不可能的。記者到的那一天,每個大型的遊樂項目平均都要排隊1個小時以上。在“美國礦山車”那裏排隊時,所有的人都很規矩地跟著隊伍緩緩向前走,突然,有個挺漂亮的年輕女子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冒出來蹭到了記者旁邊,過了幾分鐘後,她已經跑到記者前面五六個人處,在隊伍的另一端,一個男子笑著用中文對她説:“哇,你真快!”那女子這時才現出她的中國人身份,很不屑地説:“這有什麼,誰讓日本人都這麼笨!”

    日本人真的笨嗎?記者看見在附近排隊的日本人都瞥了那女子一眼,只不過不説話。那位年輕的女子可能不知道,看到日本人用這種不理睬的方式錶示著對中國人的輕視,恰恰是令她的同胞感到最無地自容的。

    記者在國外曾多次遇到類似的經歷,一次跟隨國內一個考察團去羅馬尼亞訪問,乘坐的是春節剛過完的那趟航班,航班上有不少到東歐做生意的中國人,他們大概來自同一個村子,好像也把飛機當成了他們的家。一到吃飯的時候,他們就把從家鄉帶來的各種小菜拿出來,燒鴨啦,魚幹啦,油爆蝦啦,吃得津津有味,同時製造出一堆垃圾,讓空中小姐們很頭痛。不過最絕的還是到了晚上,有幾個同胞感到坐著睡覺不舒服,看到飛機過道也挺乾淨,索性一頭倒在地上睡覺,讓服務員和其他乘客連走路都備感困難。

    一位專門負責給中國旅遊團當導遊的日本朋友對《環球時報》記者説,中國遊客最讓她感到擔心的就是到哪都大大咧咧,不僅説話聲音大,還表現出財大氣粗的樣子,稍微不順心就發脾氣。特別是到了日本的景點顯得非常莽撞。胡亂拍照,大聲議論。有的地方明明寫著“土足禁止”(意譯為換拖鞋入內)。可是,很多中國人看都不看就穿著鞋到處踩。你告訴他換拖鞋,還有人理直氣壯地辯護,我們中國人到這種地方就是不換拖鞋。

    現在,日本各界剛剛認識到中國遊客的重要性,對帶著鼓鼓錢包的中國遊客充滿了期待,特別是日本商家對中國遊客舍得花錢有不少好評。一些地方上的景點都在為迎接中國觀光客積極進行語言、指南等方面的準備。而中國遊客們身上的各種陋習又很難贏得日本人真正的尊重。記者真心希望中國人能夠成為日本最受歡迎的遊客。而不是中國人來了,扔下了很多錢,卻換回一片嘲笑和嘆息。(駐日本特約記者林夢葉、本報記者馬晴燕)

責編:王茜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