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與青藏鐵路建設者對話:火車“通天” 人生圓滿 
移動用戶
聯通用戶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30日 17:55 來源:
專題:青藏鐵路建成通車

    來源:新聞晚報

    隆成福的青春都在建設鐵路和公路中度過了。

    1982年,剛穿上鐵道兵軍裝的隆成福來到格爾木,開始鋪築青藏鐵路一期工程(西寧-格爾木);之後,“百萬大裁軍”,他脫下軍裝,在其它地方鋪路架橋;2002年,隆成福再次來到闊別20年的格爾木,這回,他還是鋪築青藏鐵路,不同的是,這次是二期工程(格爾木-拉薩)。

    明天,火車開上“世界屋脊”之際,他覺得自己的人生很圓滿。

    吃蔬菜像吃磚塊

    追憶似水年華,哪怕這段追憶意味著艱難歲月,也會激起一位中年人的表達慾望,雖然他坐在人群中時,不引人注意;雖然他説話聲音不大,似乎謹小慎微、患得患失。

    1982年2月,隆成福第一次來到格爾木。“那時格爾木哪有高樓?最高的樓就是我們師部的三層樓房。”其餘的房子,全部都是土坯房。柏油路?沒有,全是沙土路,然後,就是滿目荒野,寸草不生。

    鐵道兵的天職就是鋪設鐵軌,打通各地的經濟大動脈。“哪沒人,哪才需要我們。”20歲的隆成福捲起袖子,幹!當時,哪有諸如鐵軌鋪設機等大型施工設備?鐵道邊的一根一根枕木,抬;一根一根鐵軌,扛。蔬菜,吃不上新鮮的,就吃壓縮的,那味道隆成福記憶猶新:像吃磚塊一樣。如果能夠吃上紅燒肉───哪怕是罐頭,就滿心歡喜。

    工作之餘,沒有卡拉OK,沒有電視機,有的只是滿天星星,或者沙塵和暴雨。當時,一個團隊只有一個衛生所,裏面寥寥幾個女醫生或護士。

    直到脫下軍裝,隆成福都沒見過一個女兵。柴旦那裏有個郵局,幾位工作人員是女性,不少士兵成天往那裏跑,把17元/月的津貼分成好多份,天天給家裏寄一些,為的就是在工作之餘,接近她們,給自己的生活增添點色彩。

    1983年,“當兵還沒夠癮”的隆成福因為“百萬大裁軍”、鐵道兵整建制撤消而脫下軍裝,成為中鐵十七局三處的工人。

    最久三個月不洗澡

    從格爾木到唐古拉山口,海拔越來越高。中鐵十七局中標的恰恰就是布強格-唐古拉南站的標段,而唐古拉南站,是青藏線上海拔最高的車站:5072米。

    “上山”,意味著工作,“下山”,意味著回到格爾木。

    隆成福第二次來到格爾木,已經是十七局三處的財務部長,除了財務工作,還負責工地的後勤保障。

    來到格爾木,碰到了當年的幾位鐵道兵,儘管已是40歲的人,老兵們仍然管他叫“新兵蛋子”───在隆成福看來,這個稱呼又讓他回到從前,他很高興地接受了。

    再次來到當年奮戰過的地方,而且是為了把這段鐵路修到拉薩,讓隆成福很興奮:上次,海拔最高點是3800米,這次,海拔最高點是5072米。“幹工程的,總想幹個大的、世界級的。”中鐵十七局三處副經理兼總工程師崔學東的話,可以概括隆成福的心情。

    條件比一期工程好多了:工地上有食堂,有專門的廚師。“做飯用的是這麼大的高壓鍋,平原地區根本見不到,”隆成福把高壓鍋比劃成一口缸那麼大,“必須得用高壓鍋,否則這麼高的海拔,煮不熟。”

    為了保證蔬菜的新鮮,冷藏車必須每週兩次去格爾木採購,次日裝車,深夜運抵工地,卸貨後再前往格爾木,如此往復。

    工餘時間,工人們可以娛樂:卡拉OK,乒乓球,衛星電視,想怎麼玩就怎麼玩。不過有一點,這些運動項目強度都不能過於劇烈,運動強度一大,很容易發生問題。

    高海拔地區工作,最怕的不是狼,不是熊,而是感冒,一旦感冒,很容易轉成肺水腫,之後死亡。所以,工人們不敢洗澡,害怕洗澡。結果,紀錄誕生了:最長的工友竟有三個月不洗澡。

    “我們‘下山’後第一件事就是洗澡。”中鐵十七局三處計劃部部長鄭群華説,很多人下山後就把內衣扔了。“回到格爾木就像回到天堂一樣,那個開心啊!”

    圈定植被移植保護

    青藏鐵路二期工程建設有三大課題:高原凍土、高原缺氧和環保恢復。對於想建工立業的中鐵十七局三處副經理兼總工程師崔學東而言,這個工程是塊硬骨頭。以前説修就修,説拆就拆,誰會考慮環保?現在,環保第一。

    2002年9月,十七局三處進場準備“安營紮寨”。9月20日,他們第一次進入了無人區。“有時候會有狼,遠遠地盯著你看。我們人多,它們不會攻擊,不過,我們挂在帳篷外的肉被它們偷走了。”有狼有熊,説明這裡的生態環境非常好,按照紀律,他們不能打它們,所以,狼和人之間都相安無事。

    據了解,安營紮寨有很多規矩:為了防止污染,不能靠近河流,不能隨便扔垃圾,不能破壞植被。不得不破壞植被的話,必須做好環保恢復的工作。

    但“環保恢復”這個詞隆成福似乎剛剛才接觸。“説實話,一期工程那麼艱苦,能把工程啃下來已經很好了,誰會考慮那麼多───那時侯大家普遍缺少環保意識。”

    “但這次不行了。”如果安營紮寨需要破壞植被,必須事先圈出一塊地,小心地將原先的植被移植過來,澆水、養護,直到撤營以後,將移植過來的植被再移植回去。“你現在去看的話,當時的工地、帳篷都沒有了,原先的植被好好的。”

    從格爾木到唐古拉兵站,青藏鐵路基本上沿著青藏公路走,施工車輛、設備、人員等都可以順著公路進入施工現場,但是,過了唐古拉兵站,鐵路就進入了無人區。火車要在這個無人區運行131公里。

    131公里,施工車輛如何進入,後勤保障如何輸送?只好再修一條施工便道。崔學東説,施工便道要求是取土澆築,上面除了沒有瀝青外,簡直就是一條二級公路。

    帳篷紮好了,便道修好了,剩下的問題就是施工和管理了。有人隨地大小便、亂扔垃圾,破壞了環境怎麼辦?據了解,廁所是專門從格爾木拉上磚搭建起來的,污物流進專門建好的排水溝內,之後有專人專車收集;垃圾池是統一的,仍然有專車定期清理,拉到遠處深埋。

    二期工程無人因高原病死亡

    一期工程結束後,僅隆成福所在的鐵道兵第7師就因為高原病等各種原因,死亡108人───在世界鐵路海拔最高點唐古拉車站還立著他們的紀念碑。而二期工程結束後,所有參加建設的單位沒有一人因高原病死亡。

    “上山”之前,中鐵十七局的82名“上山”職工沒有一名不猶豫的:高寒缺氧的環境,不是人人都能適應的。隆成福參加過一期工程,至今仍有高原後遺症:心大、肺大、肝大───按照中國人的説話習慣,將此簡稱為“三大”。

    來到無人區,崔學東的切身體驗證實了傳言:頭痛欲裂,踏在高原的土地上就像踩在棉花上。“即便有一期工程的經驗,也會有各種高山反應。”

    據悉,“上山”之前,先要嚴格體檢,在低海拔地區“習服”適應後逐步“階梯式”升高,嚴格限製作業時間和勞動強度,免費發放防寒用品和抗缺氧藥物。“小氧氣瓶人手一個,根據自己的需要吸用;大氧氣瓶三四人共用一個。”隆成福説,但是,氧氣瓶無論大小,也不可能背著它上工地。所以,氧氣瓶只能在睡覺時,各人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取用。

    作業時,所有人都穿著羽絨服和羽絨褲,戴著棉帽和手套,穿著靴子,一套裝備下來,簡直武裝到牙齒。隆成福打了個比喻:就像登山運動員一樣,不過,不如他們乾淨。

    藏民對他們很好奇,經常來到他們的帳篷外,掀起簾子打量裏面。最開始大家有些奇怪,後來慢慢習慣了。“他們很友好,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也變得精明起來,會做生意了。”在隆成福看來,這條鐵路有點像致富路。 (特派記者 趙毅拉薩)

    6?30熱評:紀念建黨85週年 青藏鐵路開通
    青藏鐵路線路圖
    國家環保總局通報青藏鐵路環保工作情況
    備戰青藏鐵路全線通車/組圖
    青藏鐵路最艱難段天津工人親手築就
    新華時評:青藏鐵路是科學發展的典範工程
    青藏鐵路每公里用工人數最少創紀錄
    青海武警駐防青藏鐵路崑崙山隧道

責編:霍筠霞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