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走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協退休幹部呂企信老人家裏,茶几上擺滿了時令水果,老伴兒閆秀梅一邊招呼記者,一邊準備午飯。打開冰箱,裏面是兒媳婦週末買好的菜,青菜翠綠欲滴。冰箱旁邊還擺著個冰櫃,呂企信説兒女們送來的魚啊什麼的吃不完,單獨買了個冰櫃存著,“以前是發愁不夠吃、不夠穿,現在是發愁消耗不完。”
説起以前,呂企信拿出一個筆記本,裏邊夾著幾張泛黃的紙票,“你可能都沒見過,這是當年留下來的糧票。”呂企信年輕的時候一切吃穿用度都要憑票購買,吃飯有糧票、油票,穿衣有布票,喝酒也得有酒票,“沒有票,你有錢也買不到東西。要是家裏有兒子要結婚,湊夠‘三轉一響’‘四十八條腿兒’那可是不容易。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經濟欠發達,物資不夠豐富。”
呂企信夫婦有4個孩子,加上母親,一家7口人,每人每月只有26—29斤糧票,其中60%還是苞谷面,每人每月才4兩油。呂企信還帶著孩子在國營菜市場撿過白菜葉子和菜根,“回來洗洗切了也能當盤菜。”
呂企信清楚地記得,母親過70歲生日,他把全家人的布票湊到一起,準備給母親買點布料縫條褲子,“等隊排到我了,一摸口袋,布票被人偷了,也不敢告訴老人,怕她難過。”他不得已到鄰居家東拼西湊重新借了布票,才買回來6尺黑色燈芯絨布,“老伴兒給縫的褲子,我母親88歲去世之前都還一直穿著。”至於孩子,先緊著給大孩子做衣服,後面小的就只能穿舊衣服。
“憑票購物的時代伴隨我們這一代人走過了幾十年。”呂企信記得工作時每次出差,隨身總得帶上一些糧票,有全國的、有本地的,“那時候消費都得有計劃。”
直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各類票據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意味著統購統銷時代已經離去。慢慢地,現金成為主要的支付方式,人們出門、購物、旅遊,都不忘隨身攜帶錢包,日常儲蓄有了存摺、銀行卡。
“如果説票證是物質短缺的苦澀回憶,那麼之後人們錢包裏的各色卡、證,則是擁有豐富商品和便利服務的小康標誌。”與呂企信隨身攜帶現金不同,隨著商業銀行電子化建設不斷推進,錢包也可以“瘦身”了,他的子女都已經習慣用銀行卡購物,結賬時不需要再數著大把零錢,只需拿出銀行卡,等待輸入密碼和簽名就可以了。“一卡在手,行遍天下”是當時銀行打出的最響亮的廣告語。
但他很難想到,現在孫輩們出門連錢包也不用帶,只要帶上手機就可以了,用它購物、繳水費電費、充值、轉賬、訂機票……移動支付遍佈各個行業。走在大街上,移動支付方式隨處可見,大到商場小到路邊攤,二維碼支付無處不在,消費者動動手指頭就可以付錢,方便快捷。“甚至不用出門,手機上點一點,東西就送到家來了,不想做飯,連現成的飯菜都能送。”
今年是呂企信夫婦結婚60週年,孫女從網上給閆秀梅買了件衣服,“我都沒見著孫女呢,衣服就穿上身了。”呂企信接過話茬:“現在我們的衣服大多都是孫輩們在網上買的,省得出去逛得累了,價格不高,質量也不錯,拿著手機看哪個好看,點一下就送家裏來了。”
結婚紀念日當天,全家人在外面用餐。到酒店後不久,孫輩們在網上預訂的蛋糕、鮮花就都送到包廂裏了。“吃完飯,孩子們用手機一刷就付過錢了。這以前想都想不到的事情,現在親眼看見了。從支付方式的變化,就可以看出老百姓生活水平和科技水平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巨變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了。”
圖片説明:
圖①:上世紀80年代,除夕前菜場門口排起買菜的長隊。
資料圖片
圖②:閆秀梅正在試穿孫女給她網購的衣服。
本報記者 李亞楠攝
圖③:呂企信夫婦保留至今的糧票。
本報記者 李亞楠攝
圖④:如今,年貨市場品種繁多,市民正帶著孩子悠閒挑選。
資料圖片
版式設計:張芳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