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外國媒體人感受“中國精氣神兒”

中國新聞來源:新華網 2017年10月24日 19:27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電 記者札記:外國媒體人感受“中國精氣神兒”

  新華社記者葉書宏 楊定都

  十九大前後,專門前來報道的外國記者感觸良多。身臨其境,不僅讓他們感受到中國蓬勃的發展活力,中國社會所展現的凝聚力和精神面貌也讓他們印象深刻。

  前不久,玻利維亞《變革報》主編阿亞拉參觀了“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他在被過去五年中國迅猛發展所震撼的同時,也被普通老百姓觀展時流露出的自豪感深深觸動。

  “幾乎每一個我採訪的民眾,在談起自己國家時都自然流露出強烈的自豪感,老百姓的感受是最真實的,沒有國家的巨大進步,沒有執政黨高超的治理能力,這種自豪感是不可能的。”他説。

  街訪中,外國記者發現,“中國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詞彙成為受訪人最常用的表達,他們對十九大報告提到的“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充滿了信心。

  巴基斯坦獨立新聞社記者阿薩迪在井岡山採訪村民左秀髮後寫道:“中國共産黨脫貧政策改變了這裡很多人的生活,左秀髮微笑着與我們分享她的故事,她説相信日子會越來越好,眼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採訪中,一些外國記者共同注意到了一點:中國共産黨非常重視精神的力量,中國共産黨自身是一個有着堅定理想信念的政黨,同時在執政中也通過自身示範帶領人民全面發展。

  黎巴嫩《消息報》主編奧馬爾認為,“全球化和社會日益多元的背景下,中國共産黨面臨的挑戰部分可能來自信仰和意識形態,但是從最近五年從嚴治黨的力度和成果看,中國共産黨有能力應對這些挑戰。”

  “如果從精神層面解釋中國共産黨的成就,那就是執着、擔當、奉獻和勤奮,他們通過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形成示範效應和領導力,帶動整個社會不斷進步。”《喀麥隆論壇報》國際版主編齊蒙·希爾頓這樣評價。

  在古巴拉美社記者馬丁內斯看來,中國共産黨“在發展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向其他國家學習先進文化來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以説善於學習,也是中國不斷進步的重要原因。”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