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砥礪奮進的五年·為了總書記的囑託】中國精準扶貧取得顯著成就

中國新聞來源:國際在線 2017年09月27日 20:3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007

  馬達五德的養殖場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董麗微):中國近幾十年來所取得的經濟建設成就舉世矚目。然而,作為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國仍有一些地方因為自然條件惡劣、交通閉塞等原因而發展相對滯後。這也造成了這些欠發達地區一度存在相當數量的貧困人口。過去5年來,在中國共産黨和各級政府的指導和支持下,這些地區因地制宜開展精準扶貧,給當地經濟社會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令那裏百姓的生活有了明顯改善。

  甘肅省臨夏東鄉縣高山鄉布塄溝村是東鄉縣最貧困的區域,這裡土地瘠薄,乾旱少雨,種地的收成微乎其微,養殖是村民們重要的收入來源。因為不堪貧困,村民馬達五德十六歲就離家外出打工,在甘肅的秦王川學習了養殖綿羊的技術。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回鄉創業的馬達五德在2014年投入資金260萬元,貸款200萬元,建成佔地25畝的東鄉族自治縣布塄溝村潤澤養殖有限公司。馬達五德説:“我從小就有在家鄉辦養殖場的夢想。外面沒有政策扶持,貸不上款,做不起來,現在我們這裡路修好了,水也通了,政策好,我回來也能搞起自己的事業。”

  馬達五德的養殖場成了布塄溝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實現個人增收的同時,馬達五德還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我搞養殖業十多年了,經驗豐富一些,這十幾年學到的,經歷過的,享受過的,全部教給我身邊的每一個年輕人、老漢,跟我在養殖業上一起努力共同發展,他們在家裏養起來,我幫他們銷售。我覺得這麼做很值得。”

  2016年,甘肅省貧困地區特色優勢産業面積超過3000萬畝,玉米制種、中藥材栽培面積和産量都是全國第一位。牛羊規模化養殖比重達高50%以上,已成為全國重要的優質牛羊肉生産基地。東鄉縣高山鄉鄉黨委書記馬英海説,産業扶貧是脫貧的必由之路,沒有産業發展帶動,很難脫貧;缺乏産業支撐,脫貧難以持續。給錢給物只能是救急解渴,興辦産業才能開流活源,“政府現在主要是金融支持和政策引導進行扶持。我們這種乾旱的偏遠山區來講,脫貧走上小康路主要的問題就是增收,增收就要靠産業,沒有産業就是空話。就當地來講,我們一方面發展以種養業為主的地方經濟,同時下一步搞農家樂餐飲和鄉村旅遊這一塊兒,一方面鼓勵外出打工的發大財,出不去的在家搞養殖業,餐飲業和旅遊業。”

  距離甘肅臨夏一千五百多公里之外武陵山腹地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曾經是一個交通閉塞、耕地稀少、人均年收入僅1600多元的貧困村。近年來,當地政府充分發掘那裏苗族山村的特色,著力為村裏舖就了寬闊的石板路,新修了青瓦房等配套基礎設施,把當地鄉村旅遊産業搞得紅紅火火,也使得十八洞村因為成功脫貧致富而聲名遠揚。

  導遊:“好,我們現在走到這個地方來,這裡……”

  現在,慕名來十八洞村的遊客和考察團越來越多,許多村民開起了紅火的農家樂,在自家門口當老闆賺錢。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008

  龍姐給農家樂客人做飯

  今年46歲的龍興花勤勞簡樸,精神飽滿,臉上總挂著開心的笑容。2015年,她和丈夫施全富在扶貧工作隊和村支兩委的幫助下開辦了龍姐農家樂,主打苗家菜肴,前來吃飯住宿的遊客絡繹不絕,“我這屋裏可以放6桌,院子裏放6桌,同時可以12桌,一桌飯收300元,還有一間客房,可以住6個人,每晚40塊一人,長沙、北京、廣東的客人全部都來我這裡,有時候客人來了後房間滿的很,都沒有地方住。收入嘛可以了,現在比起以前好幸福,人也開心。”

  2016年,自己當了老闆後,龍興花一家收入達到了4萬元,成了村裏脫貧戶的典範。這樣的收入是之前僅靠種田賣柴糊口的龍興花一家所不敢想象的。龍興花回憶説:“以前我最苦心了。砍柴回來,曬乾了要挑到城裏賣過去,就5塊錢一斤,供三個孩子讀書。孩子也跟我們受苦,一個人一個星期的生活費才5塊錢。”

  鄉村旅遊的興起改變了深山貧困地區村民的生活與創收方式。駐十八洞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吳式文説,政府支持和鼓勵有條件的貧困村、貧困群眾參與文化旅遊業,依託旅遊服務業自主創業,在參與文化旅遊業中實現就業、增加收入、穩定脫貧,“我們的工作目標就是把十八洞建成最美麗的鄉村,最終發展鄉村旅遊,這是這裡長期的、最穩定的産業。十八洞現在名氣這麼大,來的人也很多。我們下一步把林場、峽谷、溶洞都開發好,馬上和鳳凰、張家界對接,連成一條線路,因為十八洞正好是鳳凰和張家界的中間點,在這裡可以玩上一兩天。旅遊開發好了後,老百姓自然就有了收益,沒有以前那種等靠要的思想,他們知道要自力更生。”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009

  花茂村新貌

  在湖南的鄰省貴州,過去被稱為“荒茅田”的貧困村——花茂村不僅成功實現脫貧,而且還通過加強對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實現文化與産業發展的有機結合,讓美麗鄉村更具魅力。

  位於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的花茂村山川秀麗,傳統風貌資源豐富,古法造紙、土陶製作等非物質文化遺産獨具特色。其中,土陶製作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上世紀80年代洋鐵盆流行後,土陶作坊逐漸轉産、倒閉,該地區的土陶作坊僅存母氏陶藝一家。當時,母氏陶藝第四代傳人母先才曾想過放棄,但2014年以來,花茂村創新性推進扶貧開發與小康建設同步飛躍,把新農村與舊土陶完美結合,傳統工藝與新興産業相得益彰,花茂陶藝又迎來了新的生機,“政府引導和幫助我傳承陶藝,教我怎麼經營,陶藝館才發展得這麼好,我做陶的地方擴大到了400平方米,規模增大了。”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010

  母先才在做陶藝

  母先才如今開了一個陶藝工作室,這兩年的收入比之前翻了近十倍,身為土陶藝人的他生活不再清苦。母先才説:“這兩年的變化最大了,2014年以前我的年收入只有3萬元左右,近一年的純收入有30多萬。原來做的是實用性的土陶罐,又大又不賺錢,現在轉型了做的是花瓶擺件之類的,客人非常喜歡,全國各地的客人都有過來買。”

  依託豐富的文化資源和特色,花茂村把發展特色文化産業與群眾脫貧致富緊密結合,取得了成效。花茂村所屬的楓香鎮黨委書記帥波總結説,通過特色文化産業精準扶貧,貧困人口可以從事文化旅遊、文化服務、民間工藝加工等第三産業,有利於提高收入,改善生活,“現在我們扶貧是要變輸血為造血。造血如果沒有精神文化上的注入,造血功能應該不會持久。另外文化産業可以直接給貧困戶起到幫扶的作用,比如我們的文創産品帶動貧困戶就業。再一個,旅遊方面也需要文化的引領,文化是靈魂,雖然看不見,但是在精準扶貧中起到很關鍵的作用。”

  布塄溝村、十八洞村、花茂村的故事其實只是近年來中國各地推行精準扶貧所取得實效中的幾個普通典型。據統計,從2012年至今,中國共有5564萬人擺脫貧困,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習近平總書記説,扶貧要堅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區別不同情況,做到對症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中國的因地制宜、精準扶貧的經驗對推進世界減貧事業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