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昔日避世的窮山村,如今要建“中國最美淘寶村”

中國新聞來源:中國經濟網 2017年06月05日 19:2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脫貧攻堅進入攻堅拔寨的關鍵之年。中宣部啟動精準扶貧駐村調研採訪活動,組織120名中央新聞單位記者,到全國109個貧困村採訪扶貧工作,在一個月的時間裏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推出“金記者扶貧日記”系列報道,為您帶來脫貧攻堅一線的真實見聞,敬請關注!

  時間:2017年6月4日

  地點: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澗池鄉下營村

  江西媳婦梁思維剛嫁到湖北省鄖西縣澗池鄉下營村時,帶過來一部時髦的三星手機,沒想到卻成了“玩具”,想打通電話,得跑到山頂才能有點信號,“那時候村裏的路也難走,一下雨,泥漿能有十公分厚”。

  網絡信號幾近於無,沒有一條水泥路,誰曾想到,這個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的貧窮小山村,幾年之後搖身變為湖北省赫赫有名的“淘寶村”。

  全村339戶,從事電商的有139戶近700人,開設淘寶店、微店500余家。移動4G、免費WiFi全面覆蓋,電信20兆光纖入戶……今天的下營村,因為經營電商,不少村民開上小汽車,住進小洋樓,遠遠看去像一個集鎮。

  如今下營村家家戶戶住起小樓房,開起小汽車(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華林/攝)

  31歲的村民庹濤,3年前從部隊退伍回鄉後,跟著村裏人開起淘寶店,賣綠松石,最初4萬元資金起家,如今年銷售收入100萬元。

  “以前我們縣産綠松石,本地人有做生意的傳統,父輩坐客車、轉火車,輾轉全國各地銷售綠松石。但説起開網店,還得感謝王濤。”庹濤口中的王濤,是下營村公認的淘寶第一人。學電子商務的他,大學畢業後,回村摸索著開起網店賣綠松石。2013年,王濤的網店銷售額達到30多萬元。

  依靠網店賣綠松石,庹濤一年能掙上百萬元(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華林/攝)

  開網店能掙錢的事,很快在下營村人盡皆知。“這給了我們啟發,突然之間開了竅,為什麼就沒想到在網上賣東西呢?”庹濤説,村民紛紛效倣王濤,不熟悉網絡,就相互請教,在“淘寶大學”上自學。幾年間,下營村的淘寶網店迅速發展起來,村裏建起淘寶一條街,每家商鋪的門楣上都標有淘寶店名、微信公眾號,電商商家還自發組建了下營村淘寶協會,抱團闖蕩電子商務。物流企業聞風而至,順豐、圓通、中通等企業均在下營村設立物流點,從這個鄂西北小山村走出去的綠松石,遠銷北京、上海、新疆,甚至新加坡等地。

  今年年近50歲的郭明鳳,趕上了下營村這波創業潮。郭明鳳是名貧困戶,常年和患有塵肺病的老公在外打工為生。2014年,沒跨進過學校門檻的她,開始跟著村裏人學習開網店,每天工作到半夜學習磨綠松石,請教村裏的年輕人怎樣用智慧手機拍照、上圖、排版。如今,一字不識的郭明鳳可以隨時隨地用手機跟客人交流、收款轉賬。去年,她靠網店收入30萬元,成功脫了貧。

  不識字的郭明鳳在與客人用手機交易(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華林/攝)

  勤奮、好學、敢闖,是村黨支部書記劉廷洲對下營村人的評價。“下營村以前窮,但我們不等不靠不要,窮則思變,靠自己摸索出求生之道。”這兩年村裏發展好了,原本通過經商、求學從這裡走出去的年輕人,不少又回到村裏開網店。劉廷洲感嘆:“以前我們肩挑背馱出門謀生路,如今年輕人坐在屋裏敲敲鍵盤把錢賺。”

  去年,下營村線上交易額達7000多萬元,頂著“湖北第一淘寶村”的帽子脫了貧致了富,下營村人卻有著自己的危機意識。綠松石市場日漸飽和,生意越來越難做,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哪?頭腦靈活的村民,早就開始未雨綢繆。除了賣綠松石,庹濤慢慢賣起農特産品,核桃、土雞蛋、馬頭山羊肉等,“效益還不錯,未來打算試試互聯網農業。”

  更長遠的,還有鄉村旅遊業。在下營村村頭,200畝荷塘已露尖尖角,青石板路、古樸的吊腳小樓、現代化的淘寶一條街正在建設,劉廷洲信心滿滿,下營村要建成中國最美的淘寶村,脫貧後是長遠穩定的致富。(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華林)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