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治國理政新實踐·重慶篇】四個臺商與重慶的故事,他們看好重慶的理由很簡單!

中國新聞來源:華龍網 2017年03月10日 20:5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説到在大陸的臺商,你一般會想到郭臺銘,會想到福建、上海、江蘇這些臺商扎堆的沿海省市……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重慶已是大陸台資企業數量和投資總額排名第三位的省區市。臺商,正在重慶經濟發展中扮演越來越多的戲份。

  今天正事兒君要和大家聊的,就是四個在渝臺商的故事。

  故事一

  主人公:陳正文

  在諸多西部城市中,最終選擇了重慶

  對於大陸西部,不少台灣同胞還停留在電影“龍門客棧”中的模糊印象,大漠一望無際,飛沙走石,寸草不生。

  而去年5月,參加了海協會會長陳德銘率領的“一帶一路”考察團,臺商陳正文徹底被震撼了。

  他説——

  “

  我親眼看到,西部大開發戰略助力西部崛起,越來越多的地區脫貧,黃土高坡上呈現了百年不遇的繁榮景象,“一帶一路”更是讓西部成為開放前沿,創造了百年難得一見的歷史機遇。

  ”

  陳正文是何許人?

  台灣南僑集團副總裁、大陸事業營運長。

  台灣南僑集團創始於1952年,主營烘焙油脂、鮮奶油、冷凍麵糰等烘焙業上遊産品和服務。早在1996年,南僑集團就開始涉足大陸市場,至今已在天津、上海、廣州設有5家公司,但卻一直未將重心放在大陸西部市場。

  在參加完海協會組織的“一帶一路”考察團之後,陳正文立即著手進行南僑在大陸西部投資的規劃和部署。

  在諸多西部城市中,南僑集團最終選擇了重慶。

  為什麼選擇重慶?在臺商眼裏,重慶就是一個“潛力男”。

  陳正文算了一筆賬:在全國經濟下行的壓力下,西南地區的經濟增速連續幾年領先於其他區域,重慶更是連續幾年以10%以上的經濟增速領跑全國。

  然而,南僑集團在西南地區的銷售量僅佔大陸市場的12%,西北地區只佔4%,遠低於其他區域,綜合考慮城鎮化程度、消費人口、餐飲業零售總額等因素,西部市場潛力巨大。

  每年,數萬台台資品牌的筆記本電腦搭上“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快捷便利地運往歐洲,銷往世界各地。

  陳正文想重復這樣的故事——

  “

  重慶是‘渝新歐’大通道的起點,南僑自2003年投産鮮奶油,顛覆了傳統的蛋糕概念,鮮奶油品項包括自歐洲進口的頂級品牌,同時歐洲也是原料主産地,但由於天然乳製品保質期短,如果通過海運一個多月到沿海城市,再轉陸運到西部,耗時過長且風險大。我們希望通過“渝新歐”,20天左右就能到達重慶,既有利於産品保鮮,更提高了保質期內的有效銷售時間。

  ”

  南僑集團重慶僑興辦公樓

  陳正文對未來信心滿滿:“重慶僑興不只面向重慶市場,而是南僑集團的西部營運中心,將成為南僑集團開拓西部市場的戰略核心,輻射乃至鄰近國家。目前,重慶物流倉已經開倉啟用,烘焙技術中心已經籌備就緒,在重慶建設西部地區首家工廠的計劃也正在醞釀中。”

  故事二

  主人公:黃星瑋

  在南濱路播下自己創業夢想的台灣年輕人

  一個人需要多久才會愛上重慶?

  對32歲的台灣桃園人黃星瑋而言,只用了半年時間。

  重慶的南濱路,北臨長江,背依南山,這裡不僅有著如台北忠孝東路般的繁華,也像台北的西門町一樣,播下了許多年輕人最炙熱的夢想。

  黃星瑋的“玻璃屋花園咖啡”夢就是其中之一。

  2010年,黃星瑋從台灣元智大學交流至重慶大學進行半年的學習。在台灣,咖啡是一種普及率很高的飲品,台灣人平均每天都要喝上2-3杯咖啡。那時黃星瑋就發現,重慶的奶茶、咖啡店數量非常有限,身邊的同學好多都是喝速溶咖啡。

  當時,他的內心就埋下一個種子,想著以後有機會可以來重慶開家咖啡館,讓更多的人體會到咖啡的美好。

  回台灣之後,黃星瑋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但開咖啡館的念頭也時常在黃星瑋的腦海裏盤旋。

  終於,黃星瑋辭去了在台灣的工作,隻身一人來到大陸,開始了自己的逐夢之旅。

  2014年8月,黃星瑋來到重慶,在四川外國語大學附近開了自己的第一家咖啡店——莎士比亞咖啡。

  談起自己的“處女作”,黃星瑋至今仍感慨良多。

  “當時碰到了一個好心的房東,她看我一個台灣小青年來重慶創業,就給我提供了很低廉的租金,大大節約了我的成本,她算是我當時的第一個支持者。”

  頂著外人“還不如開麻將館賺錢“的調侃,黃星瑋的咖啡之路卻越走越堅定。

  他笑言道,自己也因此結交了許多大陸的朋友。“我會給他們介紹台灣的美食和旅遊,他們會帶我去重慶一些好玩的地方,我很喜歡和他們交流。”

  2016年,“不安分”的黃星瑋將莎士比亞咖啡轉給了一位重慶的朋友,又經過多番對比,和兩個合夥人在南濱路上開了這家“玻璃屋花園咖啡酒吧”。

  隨著大陸“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愈發濃厚,越來越多的台灣年輕人也希望融入到這股“雙創”熱潮之中。

  在黃星瑋看來——

  “

  大陸的市場遠遠超出台灣青年的想象範疇,只要擺正心態,足夠努力,足夠勇敢,試著用當地人的思維去思考,在大陸一定能拼出來!

  ”

  故事三

  主人公:李文勳

  來重慶28個年頭,這裡是他的第二故鄉

  如果你沒聽説過李文勳這個人,那麼你也許知道“百吉”牌熱水器。

  上個世紀90年代,正是他從台灣引進了首批“百吉”熱水器,並迅速在重慶打開了市場。

  李文勳回憶説,不少經銷商排著幾百米的長隊前來提貨,經常還有單位打著介紹條子來申購

  1989年,李文勳隻身來到這個西部內陸腹地的工業城市考察。

  那個時候,他對重慶的印象還是——

  “

  當年的重慶像個大農村,全市只有揚子江賓館和重慶賓館有幾臺出租車,只有兩座跨江大橋,除了一些老廠礦外沒有什麼企業,不少客商來考察後都直搖頭。

  ”

  時光飛逝,今年是62歲的重慶市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重慶百吉廚房用具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文勳來重慶的第28個年頭,這裡早已成為他的第二故鄉。

  李文勳見證了重慶從內陸老工業城市到國際大都市的轉變,也見證了重慶成長為中西部最受臺商青睞的投資目的地。

  李文勳的企業也同山城一起成長,當年的小熱水器廠已成長為年産值3億元人民幣的綜合性大型製造企業。

  在他看來,重慶正處於傳統製造業向新型工業化邁進的階段,電子信息産業、金融業和現代服務業潛力巨大,為臺商投資創造了無限可能,臺商入渝投資有望迎來新一輪的爆發期。他説——

  “

  未來,重慶臺商的數量仍將保持高速增長,尤其是大量中小臺商和年輕創業者的進駐,可以讓市場充滿活力。

  ”

  故事四

  主人公:何玉玲

  42歲的她放棄優厚待遇辦跨境電商平臺

  今年45歲的何玉玲來自台灣。

  2014年以前,何玉玲已作為保險業職業經理人在重慶打拼多年。

  2014年底,經過反復考量,事業順風順水的何玉玲勇敢地遞出了辭職信,告別待遇優厚的高管職位,投身創業大潮,辭職創辦“台灣直購網”。

  這是大陸西南地區首個主營台灣商品的跨境電商平臺。2012年起,大陸正式啟動跨境電商試點工作。2013年10月,重慶成為首批試點城市之一。

  何玉玲敏銳地意識到,跨境電商的時代要來臨了。她通過數月的市場調研發現,大陸消費者對正宗的台灣商品需求旺盛,但很多台灣的名品優品由於市場推廣難、物流成本高等原因,無法與大陸消費者“見面”。

  在何玉玲看來,很多大陸消費者只知道台灣的鳳梨酥,但台灣還有很多好東西。她認為,台灣的生物科技、機電産品、手工藝品等也深得消費者青睞,但這些好東西尚未廣泛進入大陸市場。作為打破地理界限的外貿新模式,跨境電商正是破解這一難題的突破口。

  “台灣直購網”的目標就是讓台灣的優質商品以更便利的方式、更實惠的價格、更快捷的速度,送到大陸消費者手中。”

  2015年11月,重慶跨境電子商務台灣産業園成立,入駐園區的“台灣直購網”跨境電商平臺同時上線。

  何玉玲介紹説,消費者只需通過“台灣直購”選好商品,提交訂單付款,商品就會直接發到重慶的保稅區,再清關發貨到消費者手中。截至目前,上線商品已涵蓋百貨日用、食品保健品等多種品類。

  園區成立後,台灣企業的反應驗證了這一判斷。何玉玲與台灣知名電商結成了聯盟,讓島內電商平臺上的數萬種商品通過“台灣直購網”直接對接大陸消費者。

  同時,“台灣直購網”已引進數百家台灣企業合作開展跨境直購貿易,去年實現貿易額2000萬元人民幣,今年的目標是突破1億元。

  實際上,這只是何玉玲制定的一個“小目標”,她心中還有更大的格局——

  “

  一帶一路 沿線有很多商機,未來我們可以依託重慶便捷的物流通道,向西輻射中亞、歐洲,向南輻射東南亞國家。

  ”

  去年9月,何玉玲已經邁出了第一步。在中哈霍爾果斯邊境國際合作中心舉行的“一帶一路兩岸跨境電子商務台灣商品首發儀式”上,“台灣直購網”帶著台灣商品亮相,啟動了打通兩岸和中亞跨境電商往來的新商機。

  臺商投資已佔重慶GDP總量8.6%

  聽完了這四個臺商的故事,讓我們再來看看這樣一組來自重慶市臺辦的統計數據:

  ——2016年重慶新增台資企業81家,同比增加58.8%;

  ——合同台資3.19億美元,同比增加65.3%;

  ——實際使用台資2億美元,同比增加29%。

  三組數字都呈現同比增加,而且增加幅度都不小,這足見目前臺商“西進”的熱情。

  而在很多臺商眼裏,“西進”的第一選擇就是重慶。

  有一組數據很能説明問題:

  ——如今,台灣十大電子廠商已有9家落戶重慶,使重慶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産基地;

  ——重慶目前是大陸台資企業數量和投資總額排名第三位的省區市,僅次於福建和江蘇,在中西部更是位居榜首;

  ——來自重慶市臺辦的數據顯示,臺商投資已佔重慶GDP總量的8.6%左右,除IT配套産業、汽摩零部件、製造業外,還涉及金屬冶煉、現代農業、商業、旅遊業、金融等領域。

  在臺商們看來,重慶有著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不僅是“渝新歐”大通道的起點,也處於“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連接點,廣袤的大陸西部地區蘊含無限商機。

  看好重慶的臺商很多,他們是怎樣説的呢?

  “‘一帶一路’倡議的推行,將進一步促使重慶這樣的城市成為大陸對外開放的前沿,因此我們決定加大投資。”

  ——南僑集團重慶僑興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商務副代表王淑靜

  “重慶為我們企業提供了很多優惠政策。大陸方面一如既往對臺企在大陸發展提供便利,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臺晶電子(重慶)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建福

  “雖然目前大陸的勞動力等要素成本上升,但這並不會影響台資企業紮根大陸、向西發展的腳步。”

  ——重慶永固新型建材公司董事長簡國釧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