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尼古丁的毒性
尼古丁是一種難聞、味苦、無色透明的油質液體,揮發性強,在空氣中極易氧化成暗灰色,能迅速溶于水及酒精中,通過口鼻支氣管粘膜很容易被機體吸收。粘在皮膚表面的尼古丁亦可被吸收滲入體內。一支香煙所含的尼古丁可毒死一隻小白鼠,20支香煙中的尼古丁可毒死一頭牛。人的致死量是50~70毫克,相當於20~25支香煙的尼古丁的含量。如果將一支雪茄煙或三支香煙的尼古丁注入人的靜脈內3~5分鐘即可死亡。煙草不但對高等動物有害,對低等動物也有害,因此也是農業殺蟲劑的主要成份。所以説:“毒蛇不咬煙鬼”,因為它們聞到吸煙所揮發出來的苦臭味,就避而高飛遠走。同樣道理被動吸煙者對煙臭味也有不適的感覺。
尼古丁是一種會使人成癮的藥物,由肺部吸收,主要是對神經系統産生影響。一氧化碳能降低紅血球將氧輸送到全身的能力。但現在的戒煙方法中也有用尼古丁替代療法來戒煙的健康戒煙方法k-smoker。
吸煙引起急性中毒死亡者,我國已早有發生,吸煙多了就醉倒在地,口吐黃水而死亡。為此崇禎皇帝曾下令禁煙。在國外也有報導:蘇聯有一名青年第一次吸煙,吸一支大雪茄煙後死去。英國一個長期吸煙的40歲的健康男子,因從事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一夜吸了14支雪茄和40支香煙,早晨感到難受,經醫生搶救無效死去。法國在一個俱樂部舉行一次吸煙比賽,優勝者在他吸了60支紙煙,未來得及領獎即死去,其它參加比賽者都因生命垂危,到醫院搶救。
那麼為什麼有些人吸煙量較大並不中毒呢?每日吸捲煙一盒(20支)以上的人很多,其中尼古丁含量大大超過人的致死量,但急性中毒死亡者卻很少,原因是煙草中的部分尼古丁被煙霧中的毒物甲醛中和了,而且大多數不是連續吸煙,這些尼古丁是間斷緩慢進入人體的。此外紙煙點燃後50%的尼古丁隨煙霧擴散到空氣中,5%隨煙頭被扔掉,25%被燃燒破壞,只有20%被機體吸收。而尼古丁在體內很快被解毒隨尿排出。再加上長期吸煙者,體內對尼古丁産生耐受性,癮癖性,而使人嗜煙如命。
2、吸煙何以成癮
一提起成癮物質,人們往往立即想到鴉片、海洛因、大麻等毒品,卻忘了世界上使用最多、危害最廣的煙草。其實,與海洛因相比,除了一個是合法消費品,另一個是違禁品外,在其他方面幾乎沒有質的不同,尤其是從物質依賴的角度看,二者更是如出一轍。
醫學上判斷某種物質是否有依賴性,主要依據有兩條。
第一,是看人們對這種物質是否有強制性地使用和覓求的特點;
第二是在停止使用某種物質後,是否不斷産生重新使用該物質的強烈慾望及與之相應的行為方式。
所謂強制性地使用及覓求,説的了就是已經成癮,不用不行。這種非用不可的感覺是則成癮物質的本質所決定的。也就是説,迫使癮君子們欲罷不能的根本原因,在於長期使用成癮物質所造成的軀體依賴和精神依賴,也就是人們常説的戒斷反應,即指停止吸煙後數十分鐘到數小時便開始想吸煙,並感到坐立不安、煩躁、心神不寧、手足無措,繼而出現頭痛、心慌、乏力、腹部不適、噁心、腹瀉、精神萎靡、注意力難以集中、愛發脾氣、睏倦及睡眠障礙等症狀。這種種症狀使戒煙者對煙草的渴求更加強烈。這些症狀一般在戒煙後的三四天內最為突出,爾後在1個月左右漸漸消失。但少數症狀,如注意力難以集中、睏倦等可持續很長時間。與海洛因等毒品非常相似的是,所有戒斷症狀,一經吸煙便可立即緩解,這也是所有成癮物質的共同特點。
至於形成身體依賴和精神依賴的機理,國內外學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有學者讓受試的吸煙者在實驗室裏隨意吸煙,同時分別給他們靜脈滴注不同劑量的尼古丁或生理鹽水。結果發現,每小時滴注4毫克尼古丁的受試者的吸煙量,比滴注生理鹽水的受試者少60%。表明吸煙的慾望和行為是通過人體血液的尼古丁含量來調節的。尼古丁的煙草中的含量為0.5%~8%,主要經呼吸道粘膜吸收。長期吸煙者體內的尼古丁維持在一個恒定水平,機體已適應了這種狀態。因此,一旦停止吸煙,體內的尼古丁水平便會下降,吸煙者就會感到種種不適。就像高血壓病人一旦血壓突然降至正常時,反而會感到頭暈目弦及各種不適一樣。
此外,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人們往往在緊張或勞累時便不自覺地想吸煙,以期得到休息或放鬆。但實際上吸煙會使從血壓上升,呼吸興奮,心率加快,之與人休息時的情況恰恰相反,但每個吸煙者的主觀感覺確實是舒適與放鬆。原因何在呢?其實是尼古丁刺激了體內腎上腺素的分泌,而腎上腺素能明顯增加人體的應激能力,從而使人適應外界刺激的能力提高,導致主觀上的輕鬆感。
【公益文明精彩專題推薦】
>>>>>>點擊進入<<<<<< >>>>>>點擊進入<<<<<<
>>>>>>點擊進入<<<<<< >>>>>>點擊進入<<<<<<
責編:孫立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