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環保象徵性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廣州“公益新概念”組織負責人陳宇輝先生認為,“地球一小時”的象徵性意義大於實際意義。“我關注這個活動已經兩三年了,聲勢一年高過一年。今年全球將有幾千萬人同時關燈,發出的集體聲音是很響亮的。”
對於一些民眾對活動效果的質疑,陳先生認為公民關燈只是表達訴求和心願的一種手段,而關一小時燈究竟能節省多少能源是次要的,“關燈代表的是民眾對環境問題的關注,以及解決問題眾志成城的決心。”
“雖説舉手之勞,但很多人如果當晚確實有事要用電,公益環保組織決不會強迫誰去參與活動。”陳先生覺得民間組織的力量是有限的,即使組織再多的人參與“熄燈”活動也難以實際解決環保問題,而真正阻止全球變暖需要政府部門的重視和資金的投入。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老師裴諭新認為,沙塵暴、雪災、大旱等各種各樣的惡劣自然災害,目前正引起人們的普遍反思,在全球如此,在中國更是如此。“雖然一小時對於節能來説,是九牛一毛的,但是他提醒每一個人關注全球氣候變暖,環保節能等話題。”
同時裴諭新認為,電燈、電視、電腦等科技進步的産物,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出現了異化傾向,“關燈一小時,停止一切電器,我們能做什麼?和家人聊天,出去散散步看看風景,從快節奏的生活中解放出來,更多的關注到人與人的交流和溝通,這一意義與環保節能同等重要。”
網上環保,彈讚不一
有關“地球一小時”的討論成了網上的熱點話題。持讚許態度的網友佔大多數,“阻止氣候變暖!”“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各個門戶網站上都充滿了這樣的呼號。“明晚我還是準備關掉所有的電器,利用這一小時和老媽一起出去散步看星星。”很多網友熱烈討論著當晚的活動,散步看星星和吃燭光晚餐成了眾多網友的首選。
然而,冷眼旁觀的網友也並不少見。天涯網友“佩刀小方”指出集體熄燈一小時並不能真正節約燃煤,緩和氣候變化。他分析,“我們國家大約85%的電力來自火電廠。火電廠鍋爐開起來就不會輕易停下,集體熄燈一小時,不過是讓發出的電白白浪費,因為電廠不會也不可能為這一小時的電力需求波動來降低機組能耗。何來減少碳排放?”
另一位天涯網友“牛四”表示,不僅發電排碳不會減少,很多人會點蠟燭,産生的二氧化碳反而更多,“很諷刺!”也有電力專業的網友認為這種熄燈形式有安全隱患,“這樣做會對電力電網産生強烈影響,電網震蕩不知道各變電站能不能承受。熄燈一個小時後大家一起開燈,不知道能不能燒了變壓器。”
對於不同意見,活動的擁護者們指出:“光靠一次一小時的熄燈可能並沒有明顯效果,只有通過更加普遍的節約行為,才能改變氣候異常。依次熄滅的燈光,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增加普通公眾的環保意識。” “地球一小時”在全球
“地球一小時”活動首次於2007年3月31日晚間8點在澳大利亞悉尼市展開,當晚,悉尼約有超過220萬戶的家庭和企業關閉燈源和電器一小時。
隨後,“地球一小時”從這個規模有限的開端,以令人驚訝的速度很快席捲了全球。迄今為止,共有來自81個國家和地區的2400個城市參與活動,這個數字每天還在不斷地攀升中。
昨日晚8時30分至9時30分,全世界迄今為止最壯觀的集體活動“2009 地球一小時”舉行。
位於新西蘭東岸查塔姆群島上的柴油發電機在20:30首先關閉,隨後,這場全球上千個城市的“關燈接力”從新西蘭起,傳遞到亞洲的悉尼,首爾,上海,北京,保定,香港,吉隆坡,馬尼拉,新加坡,曼谷,雅加達,孟買和新德里,之後傳向歐洲和美洲。
巴黎在“地球一小時”活動中熄滅幾個世界聞名建築的燈光,其中包括埃菲爾鐵塔。而在希臘,成千上萬的雅典人將一起參加地球一小時,以表達他們對減緩全球變暖的支持。
紐約、華盛頓、裏約熱內盧、布宜諾斯艾利斯、芝加哥、墨西哥城和拉斯維加斯等美洲的各大城市在久違的星光下共同發表他們對環保的心聲。 英格蘭國家足球博物館、世界上最高的酒店迪拜塔、多倫多的加拿大國家電視塔、莫斯科的聯邦大廈以及位於羅馬的意大利共和國總統的官邸奎裏納勒宮,香港維多利亞碼頭的標誌性建築都熄燈一小時。
【公益文明其他熱點專題鏈結】
責編:孫立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