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央視欄目|
原來如此|創新無限(停)|地理中國|自然傳奇|探索 發現|百家講壇|人與自然|科學世界(停)|百科探秘(停)|天下大觀(停)|科技人生|走遍中國|走近科學|綠色空間|科技之光|科技博覽(停播)|國寶檔案|中華民族(停)|讀書|見證 親歷(停)|見證 影像志|重訪(停)|見證 發現之旅|人物|大家|
衛視欄目|
世界遊|楊瀾訪談錄|絲路 發現|這裡是北京|天下收藏|魅力發現|漫遊日本|今日往事|文明中華行|故事中國|檔案|記憶之紅色經典|玩轉地球|中國遊|行者|新杏壇|經典人文地理|自然密碼|武當百謎|故事甘肅|影像世界
植物|臣相|二戰|皇陵|行遊|國粹|史説天下|人文地理|密檔|時尚|考古探秘|中國皇帝|航空航天|奇趣|奇幻科技|清朝|歷史時刻|易中天|UFO|文化藝術|紅樓夢|名人|災難|收藏|明星藝人|女皇女王|女性|黃帝|慈禧|運動|能源環保|氣候|建築工程|人體|民俗民族|生活|歷史揭秘|宗教|刑偵探案|三國|專家|海洋|科學探索|宇宙奧秘|未解之謎|人文|動物|民生|名家大師|武俠尋蹤|生命星球|戰爭|自然發現|國學|懸案秘聞|事件|名著名家|經典紀錄|古跡遺址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8日 21:29 | 來源:新華網
200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
六十載奮鬥創業,一甲子春華秋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了60華誕。首都各界軍民以無比的激情歡慶偉大祖國的盛大節日。
這是盛大的閱兵儀式。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和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民兵預備役部隊組成的44個地面方隊,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
參加遊行的10萬各界群眾以各種方式,盡情抒發著對偉大祖國的由衷讚美和美好祝福。
【胡錦濤在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同期聲】
新中國60年的發展進步充分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中國人民有信心、有能力建設好自己的國家,也有信心、有能力為世界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2008年8月8日,帶著13億中國人的夢想,奧運會來到了北京。
這是一個見證中華民族光榮與夢想的時刻,是一個綻放當代中國風采與輝煌的時刻。
具有兩千多年曆史的奧林匹克精神與五千年燦爛華夏文明交相輝映,演繹出人類文明氣勢磅薄的嶄新篇章。
來自204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餘名運動員,不斷挑戰極限、攀越新高,奏響了更快、更高、更強的激情旋律,描繪了團結、友誼、和平的壯麗畫卷。
作為東道主的中國體育健兒,頑強拼搏,奮勇爭先,取得了51枚金牌、100枚獎牌的優異成績,位居金牌榜第一位,書寫了中國體育事業發展的新篇章。
北京奧運會、殘奧會是中國呈現給世界的盛宴,也使世界更加了解中國。
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甘肅酒泉衛星發射場。
“5、4、3、2、1,點火!”隨著操作口令下達,火箭呼嘯著衝向茫茫夜空,神舟七號飛船飛向浩瀚的太空。
【胡錦濤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與翟志剛通話】
你們作為擔負飛行任務的飛行員,為我國航天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祖國和人民感謝你們。
謝謝胡主席,我們一定圓滿完成任務!
歷史會記住這個珍貴的鏡頭:航天員慢慢推開艙門,走出艙外,舞動起鮮艷的五星紅旗。中國人第一次在遙遠的太空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2010年姹紫嫣紅的5月,第41屆世界博覽會在上海市隆重開幕。
246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展,7300多萬人次參觀。在這個全球性的文化盛會上,“世界智慧”和“中國之光”交相輝映。
當世博會的帷幕剛剛降下的時候,中國又以東道主的身份在花城廣州成功地舉辦了亞運會,這是中國第二次舉辦亞運會。
然而,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征程從來不是平坦的。
人們不會忘記,就在中國人民迎接奧運的關鍵時刻,2008年早春一場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突降南方。多處鐵路、公路、民航中斷,電力受損,部分城市斷水、斷電,大量旅客滯留,人民群眾生産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災情牽動中南海,牽動全國人民的心。中央果斷決策、及時部署。各地區各部門緊急處置、迅速行動。社會各界同舟共濟、團結協作。
【胡錦濤在山西大同煤礦考察電煤生産同期聲】
災區需要煤,電廠需要煤。希望我們煤炭戰線的廣大職工,要發揚特別能戰鬥的精神和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好的傳統。希望同志們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多産煤、多供煤。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發生了震驚世界的特大地震災害。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中央政治局連夜召開常委會,全面部署抗震救災。全國人民迅速投入到規模空前的抗震救災行動中。
震後13分鐘,全軍應急機制啟動。從南疆茂密的叢林到北國草原,從東海之濱到西部戈壁,人民子弟兵聞令而動,緊急集結。突進映秀鎮、傘降茂縣城、搶險寶成路、決戰唐家山……
【胡錦濤同期聲】
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要把我們這個工作延伸、擴展、落實到村。
有哪幾個村現在還沒有進去,立即組織小分隊,縣、鄉的幹部帶隊,然後我們部隊是主力,組織小分隊儘快地翻過山徒步進去。要帶必要的食品和水以及救生藥品,以輕裝前進,這樣呢爭取儘快能到地方。12點以前出發。
四川省安縣桑棗鎮飛龍村,90%以上的農戶房屋倒塌。在災難面前,村黨支部帶領全村黨員幹部挺身而出,成為群眾心目中震不倒的“脊梁”。在大地震中,挺立無數這樣“震不倒”的黨支部和“不怕震”的黨員突擊隊。
【胡錦濤在四川什邡市鎣華鎮救援現場同期聲】
我堅信,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
全國4550多萬名黨員交納特殊黨費97.3億元支援災區,全國共接收國內外各界捐贈共計592.49億元。
2010年,世界上重大自然災害接連不斷,中國也災害頻仍。
4月14日7時49分,青海玉樹遭遇強烈地震。
8月7日夜,甘肅甘南州舟曲縣因強降雨引發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産造成重大損失。
災害無情人有情。黨和政府始終同人民在一起,同人民心連心。
玉樹地震發生後,正在國外訪問的胡錦濤,立即決定提前回國。他表示,“在這一困難時刻,我需要儘快趕回國內,同我國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災工作。”
經過近25個小時的跨洋飛行回到北京,胡錦濤立即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研究部署下一步抗震救災工作。第二天一早又乘飛機趕赴玉樹地震災區。
地震發生後,人民軍隊12分鐘後就到達災區,所有轉診傷員無一死亡,7天后災區重建規劃即啟動,15天后災區172所學校全部復課。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發生後短短一天之內,有1242名被困群眾被成功解救。
這一切的後面,彰顯的是黨和政府以人為本的理念、執政為民的情懷和卓越的組織能力。
【李慎明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在抗擊自然災害的鬥爭中,我們的黨、政府、軍隊、人民用堅定的信念、堅強的意志、堅韌的毅力戰勝了困難、經受了考驗,宣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無比的優越性。
在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地方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災區恢復重建如火如荼。
一條條道路穿山越水,一座座校舍拔地而起,一間間安居房落成入住,一張張面龐重展笑顏……
具有濃郁羌族文化特色的北川新縣城在安昌河畔拔地而起,青海三江源水源涵養區恢復重建穩步展開。一個更加秀美的新汶川、新玉樹、新舟曲陸續出現在世人面前。
比來自自然界的風險和考驗更複雜、更險象環生的是來自經濟領域的考驗。
2008年9月,有著158年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告破産,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危機迅速從局部發展到全球,從發達國家蔓延到發展中國家,從金融領域擴散到實體經濟領域,衝擊力之強,影響程度之深,歷史罕見。
中國同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
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出口型中小企業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許多企業遭受了很大的困難。2009年上半年中國出口下降了21.8%,不少工廠倒閉,大批工人回家。
從中央到地方,都快速行動起來,積極應對這場來勢洶洶的國際金融危機。中央領導同志到基層進行了密集的考察調研。
中央果斷決策,及時調整宏觀政策取向,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陸續制定和實施一系列政策和産業振興規劃,形成並不斷完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一攬子計劃和政策措施,保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取得明顯成效,在世界率先實現經濟回升向好。【張平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中央提出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一攬子計劃,是一個統籌兼顧的計劃。在這個一攬子計劃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投資佔中央政府投資的一半以上。兩年多的實踐證明,中央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措施也是有力有效的。
國際金融危機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問題更加凸顯出來。危機對我國經濟的衝擊,表面上是對經濟增長速度的衝擊,實質上是對經濟發展方式的衝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
2010年2月初,中央在中央黨校舉辦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專題研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問題。胡錦濤在講話中強調,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我國經濟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關係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關鍵是在“加快”上下工夫、見實效。
這既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持久戰。
在黨的領導下,我國把應對危機作為一種機遇,順勢而為,著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産業,利用危機的壓力推動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轉型,提高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中國始終積極參與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國際合作。我們採取的行動獲得了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認可,我國經濟在寒冬中一枝獨秀。一個充滿活力、更加開放的中國,為國際社會共同應對危機、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帶來了希望、信心和勇氣。
2010年10月,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規劃了未來5年我國的發展藍圖。會議鮮明強調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這是我們黨在世情、國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新的階段性特徵的條件下,作出的具有深遠意義的重大戰略決策。
2011年3月,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十二五”規劃綱要。這是今後五年乃至更長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性文件。【王夢奎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
通過制定和實施“十二五”規劃,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能夠開創科學發展的新局面,就能夠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意義的基礎。
中國共産黨人始終把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併為此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奮鬥。
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以來,在“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指導下,社會保持穩定、經濟更加繁榮、民主有序發展、民眾安居樂業,展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央政府迅速採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支持香港、澳門穩定金融、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促進內地同港澳在各領域的交流合作,支持開展對外交往,取得了明顯成效。
隨著兩岸經貿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兩岸關係也開始書寫新的篇章。
2005年4月到7月,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北京分別會見中國國民黨、親民黨、新黨領導人。
2008年,台灣局勢發生重大的積極變化,兩岸關係迎來了歷史性轉機。兩岸政黨高層接觸頻繁,海協會與台灣海基會重新握手協商並相繼簽署多項重要協議。
12月15日,兩岸海運直航、空運直航、直接通郵基本實現,“三通”從夢想變成了現實。
時隔不久,大熊貓“團團”、“圓圓”運抵台灣,與廣大台灣同胞見面,不僅帶來了13億大陸同胞的祝願,更拉近了兩岸民眾的距離。
2008年12月31日,胡錦濤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週年座談會上發表講話,深刻闡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張,提出了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六點意見。
2010年6月29日,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簽署,這是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制度化的一個里程碑,兩岸經濟關係從此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王毅 中共中央臺辦、國臺辦主任】
兩岸同胞血濃于水,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展望未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道路一定會越走越寬廣。兩岸最終統一將是中華民族邁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
新中國迎來60華誕之際,人民軍隊以自己特殊的方式,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
徒步方隊豪邁整齊,裝備方隊威武雄壯,戰機呼嘯飛過廣場上空……
經過80多年的發展,人民軍隊基本形成以新型主戰裝備為骨幹,電子信息裝備和保障裝備相協調,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武器裝備體系。此次受閱的武器裝備全部為我國自主研製,90%為首次亮相。
2009年,人民海軍、空軍也先後舉行60週年閱兵,向祖國和人民彙報60年建設成果。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必須實現富國與強軍的統一。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黨中央提出,人民軍隊要為黨鞏固執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證,為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提供堅強的安全保障,為維護國家利益提供有力支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加速推進。裁減軍隊員額二十萬任務順利完成。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全面加強,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歷史使命能力顯著提高。
大力發揚我軍“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的光榮傳統,踐行“忠誠于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的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確保我軍始終成為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
進入21世紀,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
2005年9月,胡錦濤在聯合國成立60週年首腦會議上發表講話,提出中國將堅定不移地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長風浩蕩,洪波涌起。遼闊的太平洋,海天萬里。2011年1月18日至21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對美國進行了國事訪問。中美雙方一致同意,致力於共同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中美合作夥伴關係”。
與此同時,中國領導人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外交活動,推動中國與世界主要大國的關係繼續穩定發展: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全面深入快速發展,中國同歐盟及其主要成員國建立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中日戰略互惠關係進一步發展,中國同新興大國的合作日益深化。
中國同周邊國家睦鄰友好合作關係進一步擴大和深化,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取得重要進展。
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積極參與多邊事務,在全球重大問題上發揮了積極作用,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
中國共産黨積極同各國政黨發展有利於促進國家關係和人民友誼的黨際關係,向世界展示了我們黨馬克思主義先進政黨的形象。
今天的國際舞臺上,中國領導人的身影更加活躍,中國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國際影響日益擴大,與世界各國友好合作關係全面發展。
時代在發展,世情、國情、黨情在變化,但共産黨人的理想信念和根本宗旨沒有變,始終不懈地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的努力沒有變。
2011年2月2日,胡錦濤來到了革命老區狼牙山腳下的易縣石家統村,走進了81歲高齡的閆德書老人家中。【胡錦濤與閆德書對話同期聲】
胡錦濤:“老人家,今天是大年三十,我特地來看望您,給您拜年啦。”
閆德書:“謝謝,我也給你拜年。”
胡錦濤:“你老人家是建國以前入黨的老黨員,為建立新中國、建設新中國作出了貢獻。”
閆德書:“也就是在黨的領導下,做一點貢獻,小小的貢獻。”
胡錦濤:“我們各級黨組織對老黨員要給予更多的關心跟照顧。你老人家也多保重!”
閆德書:“總書記,你也得多保重。你對全國人民多麼樣地操心,多費心,是吧。怎麼感謝你們。”
總書記的問候和親手貼的福字,是對老區人民的深切關懷,更是對為國家和人民作出貢獻與犧牲的普通共産黨員的崇高敬意。
十六大以來,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繼續全面推進。黨的理論創新步伐加快。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新型國家、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推動建設和諧世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黨的先進性建設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的提出,極大地推動了黨的理論武裝,也引領著黨的事業各方面的創新。
2004年9月,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全面部署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各方面工作。
從2005年1月開始,在全黨開展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産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取得了重要的實踐成果、理論成果和制度成果。
黨的十七大確立了黨的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佈局,強調以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黨的先進性建設為主線,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對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進行了部署。
按照黨的十七大的部署,從2008年開始,全黨開展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到2010年2月底基本結束,37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7500多萬黨員參加。廣大黨員、幹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明顯增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得到明顯加強。
2009年9月,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提出了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總體要求、目標任務、重要舉措,對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作出了戰略部署。
是否重視學習、善於學習,是黨能否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引領中國發展進步的決定性因素。
我們黨把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作為黨的建設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積極創建學習型黨組織。
2002年以來,黨的十六屆中央政治局進行了44次集體學習,十七屆中央政治局也已進行了近30次集體學習,有力地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
爭當先進,爭創優秀。這是和平建設年代新的環境下中國共産黨人持之以恒的理想追求。
雲南保山原地委書記楊善洲,退休後主動放棄到昆明安享晚年的機會,捲起鋪蓋一頭扎進大亮山,帶領大家植樹造林,一幹就是22年,把荒山變成了林海。楊善洲一輩子忠於黨的事業,一輩子全心全意為群眾謀利益,真正做到了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黨的十七大決定,在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中深入開展創建先進基層黨組織、爭當優秀共産黨員活動。這是鞏固和拓展全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果的重要舉措,是黨的建設一項重要的經常性工作。
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圍繞“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服務人民群眾、加強基層組織”的主題,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
以黨章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為核心的制度體系不斷健全。中央頒布了黨內監督條例、黨員權利保障條例等黨內法規和規範性文件;黨務公開制度、黨代會代表任期制等黨內民主建設方面的探索不斷推進。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關係黨的生死存亡。
中央高度重視和大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胡錦濤連續9次在中央紀委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一系列關於反腐倡廉的重要思想和戰略舉措。
2011年1月,胡錦濤在十七屆中紀委第六次全會上強調,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要貫徹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
中央相繼頒布了《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中國共産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等一系列重要法規,為反腐倡廉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反腐敗鬥爭的深度、力度和廣度持續加大,有力維護了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得到了人民群眾衷心擁護和堅定支持。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一直面臨著兩大歷史任務:尋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
中國共産黨成立90年、執政60多年、領導改革開放30多年來,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中國社會實現了三次歷史性轉變。
第一次,1949年新中國成立,實現了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民族獨立、人民當家做主新社會的歷史性轉變。
第二次,1956年後,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性轉變。
第三次,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
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人民的解放、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
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經過艱苦卓絕的奮鬥,古老的中華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從貧窮落後到繁榮昌盛,從山河破碎到強大統一,從受人欺淩到備受尊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航船揚起了新的風帆。
一百年前的中國,積貧積弱,一盤散沙,任人宰割,中國人被譏為“東亞病夫”。
一百年後的今天,中國以自信開放的姿態,以自主自強的態度和作為,以文明進步的國際形象,巍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中國人民真正成為中國土地上的主人,享有充分的民主、自由、人權,外國人在中國的土地上作威作福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90年的光輝歷史,是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譜寫的可歌可泣的革命史、創業史、奮鬥史,是英雄人物輩出的歷史。
從建黨之初僅有50余名黨員,到新中國成立時擁有448萬名黨員,到今天擁有基層黨組織近400萬個、黨員8000多萬名的執政黨,經過了怎樣的千錘百煉,經過了怎樣的浴血犧牲!
只有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唯一宗旨的政黨及其成員,才能有這樣大無畏的英勇奮鬥和自我犧牲精神,才能有這樣的矢志不渝和崇高追求。中國共産黨人是中國歷史上最忠誠、最傑出的愛國主義者,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最無私、最無畏的先鋒戰士,他們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作出了最大的貢獻和犧牲。
光榮屬於黨,光榮屬於人民。這些不同歷史時期的英模人物,正是中國共産黨人的優秀代表。他們的奮鬥精神和傑出貢獻,我們永遠不能忘記。
責編:王卉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