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央視欄目|
原來如此|創新無限(停)|地理中國|自然傳奇|探索 發現|百家講壇|人與自然|科學世界(停)|百科探秘(停)|天下大觀(停)|科技人生|走遍中國|走近科學|綠色空間|科技之光|科技博覽(停播)|國寶檔案|中華民族(停)|讀書|見證 親歷(停)|見證 影像志|重訪(停)|見證 發現之旅|人物|大家|
衛視欄目|
世界遊|楊瀾訪談錄|絲路 發現|這裡是北京|天下收藏|魅力發現|漫遊日本|今日往事|文明中華行|故事中國|檔案|記憶之紅色經典|玩轉地球|中國遊|行者|新杏壇|經典人文地理|自然密碼|武當百謎|故事甘肅|影像世界
植物|臣相|二戰|皇陵|行遊|國粹|史説天下|人文地理|密檔|時尚|考古探秘|中國皇帝|航空航天|奇趣|奇幻科技|清朝|歷史時刻|易中天|UFO|文化藝術|紅樓夢|名人|災難|收藏|明星藝人|女皇女王|女性|黃帝|慈禧|運動|能源環保|氣候|建築工程|人體|民俗民族|生活|歷史揭秘|宗教|刑偵探案|三國|專家|海洋|科學探索|宇宙奧秘|未解之謎|人文|動物|民生|名家大師|武俠尋蹤|生命星球|戰爭|自然發現|國學|懸案秘聞|事件|名著名家|經典紀錄|古跡遺址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2日 15:1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農十師185團地處我國西北端的國境線上,因這裡有“路到頭、人到頭、水到頭、電到頭、田到頭”之説,該團也被譽為我國“西北邊境第一團”。
“第一團”有這樣一位守邊人:他不怕寂寞困難,像挺立在邊防線上的一塊界碑,用理想和信念鑄就兵團人的高尚和敬業奉獻的精神。他就是185團林管站職工馬軍武。
23年來,馬軍武與同是戰友妻子的張正美風雨無阻地巡視在中哈界河阿拉克別克河桑得克龍口20多公里長的邊境線上,擔任巡邊、守水、護林任務。兩人走了近30萬公里,磨破400多雙膠鞋,剮壞了40多套軍便服,創造了20多年未發生一起涉外事件的紀錄,還觀察和排除多起洪水、火災等隱患。
自2006年起,馬軍武先後被評選為農十師“優秀民兵”、“十師驕傲”年度人物;2008年獲兵團“道德模範”稱號;2010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
守護祖國每一寸土地
馬軍武與妻子值勤的桑得克哨所距離團部25公里,可別小看這小小的民兵哨所,這裡擔負著守護祖國邊境土地的神聖使命。
每年春季是馬軍武和張正美最緊張、忙碌的時候。天氣一旦轉暖、冰雪消融,兩人就排好值班表,輪流巡視界河汛情。哪怕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夜晚,兩人還是拿著手電筒,每隔半個小時就查看一次界河水位。每當出現險情,他們都會及時向團部彙報。
1999年4月,因冬季降雪偏多,渾濁的河水日漸上漲,接近警戒水位。當時,在沒有任何通訊工具與外界聯絡的緊急關頭,馬軍武臨危不懼,鎮定自若,讓妻子繼續觀察,自己躍上摩托車,趕到最近的連隊,向團部防汛指揮部報告。由於報告及時,指揮部火速出車派人加固河堤,最終控制了險情。
2002年9月20日下午,在界河邊放羊的馬軍武突然發現河對岸的哈方境內不時有濃煙飄來,他便趕緊跑到附近的連隊報告。臨近傍晚,火勢已蔓延到界河邊,這時一支由300多人組成的民兵應急分隊火速趕到,經過1個多小時的奮力撲救,撲滅了大火。
邊情日誌凝聚愛國情
在馬軍武哨所內的值班室辦公桌上,放著一本值班登記本,上面詳細地記載著每天各時段的邊境線情況。
“2007年5月28日6點48分,桑得克地段突然下起暴風雨,10分鐘後又下了冰雹,冰雹有鵪鶉蛋那麼大,持續了10多分鐘;界河河水漲了7公分。我們夫妻兩人分頭在界河邊上巡河,隨時向團防汛抗洪指揮部報告汛情。”
“2007年6月1日,團中學組織師生到抗洪守土紀念碑、32號界碑、哨所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我們向師生們講述抗洪守土故事,宣傳邊境管理法規,講解民兵哨所的重要性。我覺得,就應該這樣讓下一代知道軍墾人的屯墾戍邊史,尤其是軍墾人的艱苦創業精神,感動他們、激勵他們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
每當邊防官兵到此巡邏時,他倆的這份邊情值班登記本,都提供了真實可靠的第一手資料。
近年來,國家先後下撥資金對阿拉克別克界河實施了兩期防洪工程,昔日的土質河堤已成為混凝土護岸。雖説防洪抗洪的擔子輕了,但是馬軍武仍覺得責任重大,觀察邊境線、觀測汛情、維護河堤、防止人畜越界、看護樹木、值班登記,兩口子忠實地守護著祖國邊境線上的一草一木。
責編:趙文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