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軍事頻道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總參陸航部首任部長曾駕直升機參加國慶閱兵

 

CCTV.com  2009年09月01日 14:39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解放軍報  

資料圖:解放軍陸航部隊改進型直九武裝直升機起飛訓練

  【大事回放】 1985年6月4日,時任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向世界宣佈:中國人民解放軍減少員額100萬。

  在共和國60年曆程中,我軍創造過許多經典華章,而1985年的百萬大裁軍,則是震驚世界之舉。這是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對軍隊變革佈局謀篇的大手筆,這一重大舉措標誌著人民軍隊在中國特色精兵之路上邁出了十分重要的一步。

  後來的文字記錄中,更多地關注了大裁軍的“消腫”之不易。24年後的今天,再回首那場“立體震蕩”,視野則更加清晰,那正是我軍精兵之旅的分娩時刻。

  記者在解放軍總醫院見到了1985年任總參軍務部部長的邢志勇將軍,老人剛剛動過大手術,回顧當年親歷百萬大裁軍的前前後後,他興奮又吃力地説了一句話:“大裁軍,我們軍隊不是削弱,是增強了!”

  與所有經歷了我軍這一重大變革陣痛階段的人一樣,李際均中將回憶起1985年夏天,他從步兵師師長直接調任某軍軍長,受命組建我軍第一支機械化集團軍試點任務的情景時,內心依然激動不已:“百萬大裁軍的本質是強軍,就陸軍來説,減掉的是騾馬化步兵,保留的部隊是向摩托化、機械化轉型的精銳。”

  “我們是大裁軍中擴編的部隊。”李際均説,“經過調整擴編,接收裝備,進行基礎訓練;組織作戰能力論證和作戰行動研究;進行機械化集團軍進攻戰役實兵檢驗性演習3個階段,我們部隊成為擁有航空兵、電子對抗兵、防空兵、炮兵、裝甲兵、工程兵等10大兵種及各種保障部隊的機械化合成集團軍。”

  試點,正是此後全軍“脫胎換骨”的一個縮影。“整編過程很複雜,擴編與縮編、撤消與新建、調入與調出、改建與轉隸,單位多達數百個。所有這些工作同時進行,需要高效有序的計劃、指揮、協調。”讓李際均非常難忘的是,“作戰指揮室挂滿半面墻的統籌圖,週密地規定了時間、地點、部隊行動……我們搞了150萬字的系統論證材料,這本身就是一次重要的學習研究和提高的過程。”

  對在大裁軍中新組建的部隊來説,最重要的是人才。“組建直升機大隊是困難之一,我們這些陸軍出身的人對此很陌生。”李際均説,“上級把一個機場劃歸我集團軍使用,具體工作主要靠從空軍調來的航空處處長馬湘生來幹。正是組建工作最緊張的時候,有個出國深造的機會,集團軍黨委考慮再三,為了培養人才,為了軍隊長遠發展,咬著牙決定讓馬湘生出國學習。他向我告別時,我半開玩笑地説:我們的目標可不是培養一個航空處長,是培養共和國未來的陸軍航空兵司令!”

  15年後的國慶50週年大閱兵中,記者曾在天安門廣場見證了這一遠見的力量。受閱部隊空中梯隊首次由三軍航空兵聯合組成,陸航直升機編隊的亮相,讓世界看到了中國地面猛虎的立體作戰能力。親自駕機率陸航編隊飛過廣場上空的便是馬湘生。幾年後,他成為我軍總參陸航部首任部長。

  24年前的百萬大裁軍,作為人民軍隊闊步邁向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戰略舉措,裁減掉的是軍隊的員額、數量,而同時帶來的是高效合成,是質量的提升和與之相適應的建軍理念。今天看來,這一高屋建瓴的重大舉措,既是相對和平的國際環境使然,又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國家戰略轉移的必然,同時也是人民軍隊現代化建設的內在要求。就在記者采寫這篇稿件時,適逢我軍開展建軍以來首次大規模跨區實兵檢驗性演習——“跨越—2009”。演兵場作證,經過24年的歷練,在變革中走上精兵之路的中國軍隊,已顯示出遠非昔日能比的核心作戰能力。

  相關鏈結:

責編:王旭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