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社區 > 軍事頻道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國外媒體稱未來中國航母可能有助南海主權恢復

 

CCTV.com  2009年06月27日 10:0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環球時報  

資料圖:中國南海艦隊169和171號驅逐艦編隊進行海上演練

  環球時報記者報道:新加坡《聯合早報》3月17日刊發文章分析南海問題的解決前景。

  文章説,中國周邊的海洋情況,由於歷史和現實的綜合作用,顯得錯綜複雜。中國的南海主權在古代就延至曾母暗沙,鄭和七下西洋的航跡猶在。不過這種狀況在20世紀60年代以後,隨著各國開始認識到海洋除了具備航行和漁業價值外,還有“藍色國土”和海底戰略資源如石油等巨大潛力的時候,才逐步發生了變化。

  中國解決南海問題的手段,無非是和平與非和平兩種。和平的手段包括外交談判與交涉。但外交這個東西,必須有實力手段作後盾才能起作用,自古如此,無一例外,否則就淪為空談。

  經濟上可主張“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但在南海問題上,一個國家如果能自主開發資源,還怎麼會對利益共享有興趣呢?

  另一個和平辦法,就是通過簽署多方協議來促進各國的自我約束,以維持南海的現狀。但國際協議的問題是不具備有效的執行監督,可能流於有名無實,現狀也就將繼續惡化。

  非和平的手段也包括了幾項選擇。從“將來時態”角度講,未來中國的航母編隊兵臨南海,也可能有助於主權的恢復。但是遠水不解近火,將來依舊不可知,其他國家力量增長和國際大格局演變趨勢也都是變數。

  再者就是採取打一仗拿回幾個島嶼然後駐軍的控制模式。但首先打一仗的時機把握比較敏感,一般會儘量避免其他大國的干涉介入。然而,一旦駐軍,則可能給他方繼續糾纏或醞釀報復提供渠道。而且駐軍要求高度的遠距離支援和保障能力,還要考慮的是,由於氣候和地理的因素,許多南海島嶼實際不適宜長期駐軍把守。

  於是第三種選擇似乎更加實用,即“繼續爭議,擱置開發”,在南海採取所謂“自然保護區”管理模式。邏輯是,既然有爭議,那麼在爭議有效平息解決之前,各國必須同時停止在有關海域的單方面開發。這樣至少可以首先有效制止住南海資源的嚴重流失。個別漁船偷捕可能難以制止,但掌握爭議海區樹立有多少海上開發平臺,應還是不難的。

  這個選擇也比較符合先禮後兵的國際慣例,即可以先爭取與國際社會和周邊國家達成共識,簽定有關協議。而後有違背者,即可以採取非和平手段對其有關基礎設施予以摧毀。對方如果重建,就再摧毀,直到其單方開發的成本變得無以復加,反到可能為真正的爭議解決和共同開發提供契機。

  相關鏈結:

責編:溫漢卿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