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王國慶、記者朱達報道:6月中旬,南京軍區某裝甲團設立戰士科研革新獎,士官劉傳慶等人成為首批獲獎者。該團裝備建設請“兵專家”當高參,陸續撥給團“裝備士官人才庫”革新資金40余萬元,取得裝備革新成果23項,其中11項獲得師以上獎勵。
兩年前,一批新型主戰坦克列裝後,技術保障方面出現許多瓶頸問題。一次,劉傳慶發現戰車射擊後彈殼拋射容易傷及步兵,於是發明了“炮彈底殼回收器”,消除了安全隱患;去年底,他又針對坦克夜間射擊目標顯示靶不易控制、影響訓練的問題,研製出“可控隱顯目標靶”,用上這種靶後,該團參加上級組織的射擊考核全部命中目標。
兩項成果啟發了團黨委:建立長效機制,請“兵專家”為裝備建設出謀劃策,是快速提高新裝備保障力的有效途徑。他們採取逐層考核、民主推薦的方法,從各營選拔12名“兵專家”,建立起“裝備士官人才庫”,賦予人才庫成員列席有關會議、參與科研立項決策、監督和保障野外駐訓和演習等任務。
“裝備士官人才庫”成了裝備建設的好幫手。去年,團裏研發“裝備保障網”,採納了“兵專家”的建議,通過技術革新與指揮所聯網,實現資源整合共享;士官蔣勇還研製出“操縱臺自動檢測儀”,成倍提升了故障檢測效率。
為充分挖掘裝備保障潛力,團裏在連隊設立了“裝備信息聯絡員”,每半年評選一次“金點子建議獎”和“優秀聯絡員”,使裝備建設決策更加科學民主。
相關鏈結:
責編:溫漢卿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