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人文歷史 | 人物 | 軍事 | 探索 | 時政 | 社會 | 其他
歷史秘聞 | 考古發現 | 皇陵 | 古跡 | 大清 | 慈禧 | 傳奇人物 | 軍政名人 | 武俠 | 將帥 | 二戰 | 戰爭 | 宇宙奧秘 | 地理風光 | 自然 | 災難 | 動物 | 科技 | 靈異未知 | 奇聞異事 | 揭秘 | UFO | 懸案 | 文物 | 航空航天 | 建築工程 | 抗日 | 文明 | 事件 | 外交 | 文體明星 | 社會名流 | 體育 | 女性 | 娛樂 | 青少 | 改革開放 | 文化藝術 | 農業 | 經濟 | 宗教 | 西藏 | 民族民俗 | 百姓故事 | 刑偵 | 慶典 | 經典紀錄片 | 毛澤東 | 周恩來 | 鄧小平 | 宮殿 | 民國 | 世博 | 幹屍 | 希特勒 | 古墓
央視特別節目 | BBC紀錄片 | 新影紀錄片 | 央視欄目 | 探索發現 | 美國歷史頻道 | CCTV9特別呈現 | CCTV9歷史傳奇 | 經典人文地理 | CCTV9發現之路 | 地理中國 | 可凡傾聽 | 音樂傳奇 | 軍事紀實 | 看見 | 深度國際 | 百戰經典 | 第10放映室 | 見證 | 這裡是北京 | 檔案 | 行者 | 百戰經典 | 經典傳奇 | 記憶 | 重訪 | 華人世界 | 走遍中國 | 老梁故事匯 | 真相 | 國寶檔案 | 綠色空間 | 人物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央視精品紀錄片 | CCTV-1 | CCTV-2 | CCTV-3 | CCTV-4 | CCTV-5 | CCTV-6 | CCTV-7 | CCTV-9 | CCTV-10 | CCTV-12 | CCTV-音樂 | CCTV-新聞
1949-1978 | 1979-1999 | 2000-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一、概況
19世紀中後期進行的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隨著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日本的軍國主義勢力也逐漸膨脹,對內,它不斷向人民灌輸侵略思想,實行軍事獨裁;對外,則不斷進行擴張,搶奪殖民地,干涉、破壞他國主權,進行顛覆活動。與此同時,為日本軍國主義勢力的侵略擴張活動提供謀略和策劃服務的間諜組織也應運而生。
1881年,失業武士(浪人)頭山滿、平岡浩太郎和吉田六輔等人,在日本當局的支持下,在九州福岡成立了“玄洋社”,這是日本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後的第一個較大的情報間諜集團。它以“玄海(指福岡西北方的海洋)怒濤、勢可搗天”自誇,標榜所謂“天皇主義、國權主義、民權主義”三原則,與日本軍部、官僚相互勾結,對內迫害進步力量,對外配合軍不侵略攻勢,大搞恐怖活動,並遏制沙俄東進。隨後在日本又出現了黑龍會、浪人會等較小的情報間諜團體。除外,日本軍隊內也設置有情報機構,如參謀本部第二部、日本侵華軍隊關東軍的情報部等等。
1937年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日本在中國建立了為數眾多的間諜情報機構。如偽滿洲國保衛局,華北、華中、華南派遣軍參謀部情報科,憲兵隊,警察署的特高科等。另外還有一些“公館”或“機關”名義出現的諜報機構,如松、竹、梅、蘭機關,六條公館,魯仁公館,以及由日本諜報機關直接控制的汪精衛偽政府的特工總部、華北政務委員會情報局、新民會中央總部調查部等。這些間諜情報機構在中國招募了大量漢奸走狗,猖狂地進行間諜情報活動,為日本侵略者的侵略戰爭服務。
這些情報間諜機關隨著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而被解散。但是在戰後不到40年的時間裏,一度銷聲匿跡的日本情報機關和間諜組織,在美國的扶持下,又死灰復燃,而且其規模大大超過戰前,尤其是中曾根首相執政後,不僅親自過問情報工作,還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改組情報機構,加強情報的綜合管理,使日本的間諜情報工作更加適應現代化的需要。
由於特殊的生存條件和歷史局限,戰後日本的間諜情報機構和系統形成了自己的特點。日本政府、外務省、軍事部門、公安廳和警察廳均設有情報機構,民間也有規模可觀的商社情報網。在這些情報機構中,沒有一個能像美國中央情報局或蘇聯克格勃那樣統籌全盤、協調其間並對其他情報機構進行指導。各情報機構之間沒有隸屬關係,任務也各有側重。
20世紀90年代中期,日本為適應其“政治大國”戰略的需要,逐漸開始了國家安全情報體制的改革。日本當局邁出這一步,是有其深層次原因的:
首先,是受大國慾望的驅使。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情報工作始終圍繞“經濟立國”的基本國策,在資源、貿易、金融、科技、人力方面的情報蒐集上成效顯著。冷戰之後,世界局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形勢發展變數增多,潛在威脅加大。為了實現其走向政治大國的目標,日本政府迫切需要戰略層次的情報,以便把握瞬息萬變的國際形勢,保障國家的安全。
其次,是日美關係變化的反應。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一直作為美國的“小夥計”,不僅在安全防衛而且在情報方面對美國有很深的依賴。冷戰結束之後,美國基於自身的利益,在對日提供情報方面不再像以前那樣“慷慨”了。對於這一點,日本人極為敏感。幾年來,美國向日本提供的情報都是一些大路貨,有分量的極少,致使日本政府在海灣戰爭、俄羅斯內亂、朝鮮核武器開發等重大問題上反應遲緩,大國野心與情報小國之間産生了嚴重的矛盾。於是,在憤恨之餘,日本當局痛下決心,構築自己的間諜帝國。1996年5月,日本國會正式批准成立“情報本部”。這樣一來,日本便在原有的內閣情報調查室、科學技術情報中心等諜報機構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個強有力的情報機構。新成立的情報本部,是由防衛廳和陸海空三軍的諜報機構合併而成。它的成立使日本蒐集情報的能力大為提高,實現了防衛廳多年的夙願。同時,它也標誌著防衛廳諜報戰力量的擴大和加強,引起日本國內外特別是亞洲國家的廣泛關注。
新成立的情報本部不僅實力雄厚,而且資金充足,無論是它的編製成員或是預算資金,都是日本原來的諜報機構所無法比擬的。它是二戰之後日本國成立的最大的軍事政治間諜情報組織,同時也是冷戰之後日本為實現其世界政治軍事大國戰略的一個重要舉措。日本情報本部的出現,將使世界諜報戰場上的鬥爭更為尖銳和複雜!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