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愛西柚推薦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視頻專輯熱播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重播

    一部講美食題材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從5月14日起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開播以來,持續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風頭蓋過所有熱播“後宮劇”、家庭劇,其網絡搜索量和點擊量居高不下。尤其是在新浪微博中,關於此片的討論記錄竟高達500多萬條,絕大部分網友對它毫不吝惜溢美之辭。一時間,“舌尖體”應運而生,“舌尖熱”席捲中國,至今由該片引發的“蝴蝶效應”還在繼續。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部片子獲得觀眾的熱捧?5月30日上午,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來自文化界、傳媒界、美食界的專家和觀眾代表各抒己見,對該片創造傳播奇跡的因素進行了深度剖析及解讀。

選題:精緻美食,文化與價值觀的展示

   “我是西安人,《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裏面剛好有很多西安的美食,當我看到一個肉夾饃被刀切開的時候,我全身的毛孔都收緊了,我的味蕾都在吶喊:不要這麼真實啊!這部片子就是這樣勾起了我的鄉愁。”觀眾代表、80後女孩姬少亭用極感性的語言描述了《舌尖上的中國》帶給她的感受。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王一川説,他曾經做過問卷調查,得知美國大學生對中國最感興趣的首先是美食,然後才是服裝、功夫等等。“從美食入手來傳播中華文化,《舌尖上的中國》立意非常高遠。”他説,從標題上看,這就是一部“事先張揚的小題大作”之作。從美食的味道裏品出中國味道,進而呈現中國人的人生百態,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中透視中國人的文化心靈、文化品格,是《舌尖上的中國》贏得廣泛關注的關鍵。“通過日常飲食點到了中國人最核心的價值觀,以舌動魄,從舌尖上的感動上升到魂魄的感動,是這部片子最重要的特點。”他説。

    中國烹飪協會副秘書長邊疆欣喜地發現,最近一段時間所有的人都在熱議《舌尖上的中國》,説明這部片子跳出了以往美食題材電視節目的窠臼,這是美食界盼望已久的。“它從不同的側面展示了中華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告訴觀眾這種文化就在我們中間,是根植于老百姓、根植於民間的,這一點非常難得。”他説,中國烹飪協會計劃將《舌尖上的中國》作為參加國際活動的禮品贈送給海外友人,讓更多的人能夠領略中華飲食文化之美。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尹鴻教授注意到,《舌尖上的中國》把“吃”還原到了家庭、鄉村、社群、鄰里關係,還原到了傳統,還原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狀態之中,從而表現中國飲食的文化內涵,這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他説:“中國的功夫和飲食在全世界最有影響,現在功夫在我們的電影中傳播得比較好,而這次《舌尖上的中國》將食文化傳播得非常好,因為它是一個好的‘食材’,又是一次好的‘烹飪’。”

  “中國傳統文化重道不重技,廣大草根在大量的時間、空間裏創造著飲食文化,常常淹沒無聞,《舌尖上的中國》改變了這一歷史,讓人們將會看到素有美名的中華飲食。”光明日報副總編輯何東平説,《舌尖上的中國》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美食記憶,其成功之處值得深究。

大片放映廳|電影庫|高清美圖|熱辣資訊|新片速遞|精品欄目|電影滾播電影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