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聯想到本世紀初發生的震驚世界的911事件,這次波士頓爆炸案會不會影響到美國經濟,是很多人關注的問題。兩次事件都是恐怖事件,都增加美國經濟不確定性。不過,兩者之間還是存在某些明顯區別的。
一是程度不同。可以説是一目了然,不再多説了,看一看兩次事件的傷亡人數和財産損失規模就知道了。
二是背景不同。911事件爆發之時美國經濟正處於互聯網革命與互聯網泡沫共生之下的“繁榮”時期,但911恐怖事件卻成為美國經濟變冷的轉捩點;波士頓恐怖爆炸事件則發生在美國經濟受次貸危機、國際金融危機、歐債危機等一系列危機衝擊之後,許多經濟泡沫已被捅破,更多影響的是美國經濟復蘇。
三是擔憂不同。911恐怖事件爆發時,美國對石油的擔憂強於現在,而現在隨着頁巖氣革命的展開,美國正在由石油凈進口國向能源出口國轉變。如果一定要説有憂慮,或許美國會更加擔憂未來的能源産業。
四是形勢不同。911時美國主要注意力在防過熱,現在則是保就業。否則,就不會有連續性的量化寬鬆政策了。現階段,美國經濟也在強調轉變增長方式,而這點則落地在不斷促進再工業化與積極推進五年出口倍增計劃上。
應當指出的是,經過了12年前911那一次恐怖事件之後,美國人的心理素質也提高了,該怎麼辦就怎麼辦,一手抓安全,另一手抓經濟,兩不誤。不過,什麼事情就怕趕上點兒。近些日子,除了有關退出量化寬鬆政策的議題之外,日本在搞競爭性貨幣貶值,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幅度低於預期,黃金、石油、銅等大宗商品暴跌,幾乎沒有跌與不跌的差別,只有下跌多少的差別。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波士頓恐怖爆炸事件爆發前的兩個交易日,國際市場上每盎司黃金的價格下跌了200美元,這種下跌幅度為最近30年內首次見到。一般説來,黃金在國家金融市場上被看作是避險工具,而一旦出現不可控制風險,靠替代其他紙幣的效應有助於支持黃金價格。所以説,規避風險也恰恰能顯示出黃金的寶與貴。不過,如果風險影響到經濟的景氣程度,收入效應不支持黃金價格,持有黃金又被看作是冒險,特別是黃金價格嚴重脫離基本面的情況下,黃金價格充滿泡沫含量,許多人持有黃金越來越脫離保值初衷,投機的味道更加濃重,所蘊含的風險自然也會相應增加。到底是避險還是冒險,就要看哪一方力量大一些。現在看來,波士頓事件發生後,黃金價格依然疲軟,至少説明黃金的避險效應比不上冒險效應。當然,也不排除日後黃金投機也會借此機會“空翻多”,但目前還沒有這種跡象。也難怪,長達十多年的黃金牛市也該歇一歇了。黃金價格只不過是波士頓事件後美國經濟走向的一個縮影。
爆炸事件發生後,黃金這種非常敏感的貴金屬尚且都能夠巋然不動,更何況美國經濟的其他領域?從這一事例不難看出,波士頓恐怖爆炸案發生後,美國經濟的發展方向不會發生根本性轉變。例如,波士頓恐怖爆炸案不會影響美國製造業回流的大方向,也不會影響回流的進度,但會影響回流的操作複雜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