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經濟 > 宏觀

民生增支和百姓增收:“兩條曲線”折射中國民生美好圖景

發佈時間: 2013年03月08日 11: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王曉明)這是兩條相關的曲線——一條是民生支出的增長曲線,一條是百姓收入的增長曲線。

  仔細研讀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預算報告,代表委員認為,“兩條曲線”清晰勾勒出新一年的民生圖景,一個收入不斷增加、保障持續完善、環境日益美化的幸福生活畫卷,就在眼前。

  一條民生支出“剛性增長”曲線

  “適當增加財政赤字和國債規模,保持必要的支出力度。”財政部201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提出,考慮到結構性減稅的滯後效應,今年財政收入增長不會太快,但財政剛性支出增加,特別是要增加保障改善民生支出。

  “中央要保持民生支出的增長,實際上頂著巨大的壓力。”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財政廳廳長鄒繼宏説,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擬安排財政赤字1.2萬億元,比去年預算增加4000億元,“這很大程度是為了民生支出的繼續增長。”

  教育、醫療衛生、保障性安居工程……過去五年,各項財政民生支出保持“剛性增長”軌跡,醫療衛生支出累計2.52萬億元,年均增長29.3%;城鎮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建成1800多萬套,覆蓋面提高到12.5%;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全覆蓋,1.3億60歲以上老人按月領取養老金。

  五年來,中央公共財政民生支出累計16.89萬億元,年均增長21.1%,明顯高於財政收支增幅。鄒繼宏代表説,五年全國公共財政收入累計約43.4萬億元,年均增幅18%;財政支出累計約46.37萬億元,年均增長20.4%。

  “今年各項民生支出將延續剛性增長。”鄒繼宏代表説,醫療衛生支出增長27.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13.9%,教育支出增長9.3%……中央民生支出的觸角正延伸向社會每一個角落,落在每一個百姓身上。

  喝上了乾淨安全的自來水,用上了清潔環保的廁所,從摩托車換成了小轎車……這幾年收入的連年增加,讓吉林農民張連喜感嘆:幸福來得太突然,有些措手不及,農村發生的變化,讓他對未來生活充滿信心。

  “從中央公共財政支出結構看,民生支出佔比也在加大。”全國人大代表、東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校長熊梅一邊翻閱財政報告,一邊舉例説,醫療衛生支出2012年佔比3.2%,今年要提高到3.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012年佔比9%,今年要提高到9.4%。

  “總盤子基數越大,保持同樣比例的投入都要增加,中央還明確表態要增加佔比,意味著民生領域更大的投入。”她説。

  一條百姓收入“同步增長”曲線

  “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實際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産率提高同步。”全國政協委員、吉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杜婕説,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産率提高同步,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説明中央更看重百姓收入的實際增長、財富的真正增加,而不是單純地“發票子”。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劉樹成指出,改革開放30多年來,居民人均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有三分之二的年份是不同步的,居民收入增長平均低於經濟增長率2.5個百分點。

  “過去五年,我國百姓收入增速,與平均經濟增速整體保持同步。”全國人大代表、東北師範大學校長劉益春説,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增長8.8%、9.9%,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9.3%。

  中國從“十二五”規劃開始提出,讓百姓收入增速與經濟增長同步,五年累計投入就業專項資金1973億元,實現高校畢業生就業2800萬人,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830萬人……

  “民生支出在部分領域的剛性增長,有效提振了百姓收入增速。”劉益春代表説。

  “全家5口人,種地、打工,加上推銷種子,全家純收入達10萬元。”吉林農民劉軍坐在家裏炕頭上,一邊看著電視全國兩會直播,一邊細算著自己去年的收入賬,種地純收入超6萬元,打工收入3萬元,推銷種子也有1萬元收入,來錢道越來越多。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有效解決收入分配領域存在的問題,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全國人大代表、東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校長熊梅認為,過去五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速比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1.1個百分點,城鄉收入差距呈縮小趨勢。

  從今年的安排看,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縣長寶音太説,增加就業崗位、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創業就業能力,今年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的支撐依然強勁。

  “兩條曲線”勾勒美好生活新畫卷

  2012年經濟增幅7.8%,今年目標定在7.5%左右。代表委員認為,全國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加大,財政收入增速放緩,但民生支出與百姓收入“兩條曲線”,清晰勾勒出未來民生美好畫卷,激勵每一個中國人為共同的“中國夢”前進。

  “經濟增長、民生支出與百姓增收,互為因果、相互促進,正形成良性互動格局。”熊梅代表説,經濟穩增長的同時,不斷加大民生投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施政方針,讓百姓真正看到了希望和實惠。

  熊梅代表分析説,民生增支、百姓增收,都建立在經濟增長的基礎之上,民生支出的剛性增長,在發揮各方面保障作用的同時,也成為擴大內需的很好渠道,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拉力。

  “在宏觀調控下,如今又提出兩個同步的要求,以創業帶就業等部分領域的民生支出,推動百姓收入增長。”寶音太代表説,經濟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是不斷提升百姓生活水平,中央始終堅持以人為本,讓百姓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是惠及億萬百姓的莊嚴承諾。

  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縣長孫立榮認為,長遠看要更加可持續,建議探索民生領域“多元化”投入機制,摸索民生事業的市場化道路,通過政策的引導、激勵,吸納更多民間資本投向民生領域。

  民生投入的重點也應因地制宜,讓有限的投入轉化為百姓收入更強的增長動力。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教育廳副廳長孫鶴娟説,不同地區有各自的民生重點領域,如吉林省有“暖房子”工程,而南方省份就不需要;如勞務輸出大省,對農民工技能培訓的任務相應會較重。

  民生支出剛性增長、百姓收入增速與經濟增速同步,代表委員認為,“中國夢”是13億中國人共同的夢想,中央一如既往地貫徹執政為民理念,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努力讓百姓生活越來越美好,一個收入持續增加、生活狀況改善、保障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幸福的美好願景,正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生根、發芽……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