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薛紅偉作
事件回放
新學期將至,上海質監部門抽查了22批次學生校服産品,其中有6批次被檢測為不合格,還有1款産品被檢出有致癌成分芳香胺。浦東教育部門通過官方微博公佈了排查出的採購涉事企業生産校服的21所學校名單。目前,21所學校的26444套校服已全部暫停使用並送檢,涉事工廠已被立案查處並停工。
三言兩語——
上海21所學校的校服被查出可致癌物。一時間,涉事企業成為眾矢之的,學校購買校服的渠道和方式也深受質疑。
在“毒校服”東窗事發前,涉事企業曾多次登上質監“黑榜”。調查結果顯示,幾年中,涉事企業上海歐霞時裝公司先後被檢出使用説明不合格、PH值超標等産品質量問題。讓人擔憂的是,歐霞公司不是個案,檢測結果不過關的生産企業不止一家,他們還都是涉事地區中小學校服多年的供應方。
屢上“黑名單”,企業卻可以繼續開工生産。消費者不禁要問:“黑名單”是否發揮了應有的警示作用?産品質量不過關,企業仍敢賺黑心錢。但對監管部門而言,查而未管、管而不嚴也是重要原因。
如何讓“毒校服”事件不再發生,需多方共同努力:一方面,企業應保障服裝産品安全,學校需嚴把校服進貨質量關。另一方面,相關部門的監管作為也非常重要。面對不合格企業和問題産品,監管不能簡單一“黑”了之,怎樣讓“黑名單”發揮震懾作用,不讓違規企業“好了傷疤忘了疼”,恐怕是監管方需要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