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3年貨幣政策將如何發力?
在經濟初步企穩、通脹形勢複雜、國際主要經濟體量化寬鬆政策持續的國內外背景下,今年我國貨幣政策將如何發力?
在連續兩年維持“穩健”基調後,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2013年我國貨幣政策繼續“穩健”。2012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新年致辭中表示,2013年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增強前瞻性、針對性和靈活性。但市場普遍認為,與以往相比,儘管表述上同為“穩健”,但其內涵有了新內容。
“雖然同為‘穩健’,但政策的關注點和節奏、力度均會有很大變化。”來自工行的分析人士認為,全年看,經濟形勢的複雜決定了貨幣政策實施的難度:在經濟初步回暖時又遭遇通脹壓力,在國際環境艱難復蘇時國內內生性動力尚未真正開啟,在上一輪刺激性政策影響還未消除時又迎來新一輪“投資熱”,加之金融區域和行業性風險有逐步累積、暴露的可能,這些因素將令2013年金融宏觀調控更加難以把控。
“基於穩增長的要求,去年穩健貨幣政策在實際操作中具有‘穩中略松’的特點,今年考慮到物價壓力和國際資本流動形勢等問題,預計貨幣政策將由2012年的適度寬鬆轉為中性,即既不顯著擴張也不顯著寬鬆,總體呈中性態勢。”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指出。
專家表示,今年貨幣政策操作需要關注幾方面因素:一是經濟形勢的複雜性。我國經濟正在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但目前的經濟結構調整才剛剛開始,穩增長與調結構的關係尚需進一步平衡;此外,國內一系列改革發展問題又與國際金融形勢交織、影響,使得2013年我國經濟形勢整體不容樂觀。專家預計,經濟形勢的複雜,決定了今年貨幣政策的預調微調或將多於往年。
二是日益顯露的通脹壓力。不久前發佈的1月份CPI同比增長達2%,遠高於此前市場預期。業內人士預計,加上節日的因素,2月份CPI可能會有比較大的增長幅度。加上PPI的環比上升,今年通貨膨脹的壓力是央行不得不關注的大問題。央行2月6日發佈2012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基調未變,但“管理通脹預期”的表述變成“控通脹”,也顯現出對通脹壓力的警惕。如何在經濟增長與物價穩定兩大目標間實現平衡,將成為今年貨幣政策的看點。
三是國際量化寬鬆政策的負面溢出效應。當前,在經歷了幾輪量化寬鬆政策後,國際市場氾濫的流動性正在流向新興市場。量化寬鬆政策的負面溢出效應之一,就是干擾各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專家預計,今年國際資金動蕩加劇的態勢也會給我國貨幣政策操作帶來影響。加之國內年初信貸快速擴張的態勢十分明顯,新一輪投資熱潮正在興起的態勢十分明顯,以及1月M2增長達到16%以上,從這些情況看,當前進一步加強流動性管理的任務較為迫切。
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從2013年的形勢看,貨幣政策的執行在上半年可能傾向於穩健偏松,而下半年則可能穩健偏緊。他解釋認為,從目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看,雖然復蘇已經確定,但力度依然比較脆弱,因此貨幣政策需要偏松;而到了下半年,考慮到基數原因,通脹壓力將較上半年更大,貨幣政策將傾向於偏緊。
在貨幣政策工具的使用上,有分析人士稱,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約為3%,而2013年CPI增速就可能達到3%至3.5%左右,這意味著未來降息的可能性很小。同時,由於美歐日目前均接近於零利率水平,我國加息可能會導致更大規模短期資本流入,預計2013年加息的可能性也不大。基準利率可能依然保持在目前的水平,但基準利率的浮動區間可能繼續放大。
市場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存款準備金率的變動空間取決於下一階段國際資本的流動狀況。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預計,雖然增長繼續沿著溫和復蘇的軌跡運行,但回升基礎尚不穩固,基於今年公開市場到期量以及外匯佔款難以大幅回升的判斷,上半年降準仍是大概率事件。另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短期資本轉為大量流入,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就不具備顯著下調的空間。
“從去年全年實施效果來看,央行對公開市場操作工具的使用嫻熟而有效。與降準相比,逆回購的期限較短,釋放的流動性到期能夠及時收回,具備更多靈活性。央行在1月份推出SLO,進一步豐富了短期流動性管理工具,預計今年公開市場操作仍是加強流動性管理的主要手段。”華安證券分析人士稱。
農行日前發佈的研究報告也預計,今年公開市場操作仍以逆回購為主。如果不考慮財政存款,影響流動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外匯佔款、法定存款準備金和公開市場操作,其中公開市場操作更為靈活可控。2013年預計有10340億元央票到期,比上年多2490億元,主要集中在二、三季度。預計央行將繼續採用逆回購來調節季度之間的流動性。
“今年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就是要在滿足我國實體經濟合理增長的貨幣需求的同時,不斷根據經濟發展態勢進行預調微調,增強政策靈活性和前瞻性,同時不斷配合各方改革,協調推進利率、匯率改革和資本賬戶開放。此外,也要注意,貨幣政策並非‘包打天下’的良藥,要實現中國經濟穩健發展,還需進一步加強政策間的配合與協調,積極發揮財政政策和産業政策的作用。”宗良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