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華網瑞士達沃斯1月27日電 (記者張正富 吳陳 饒博)第43屆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于23日至27日在白雪皚皚的瑞士東南部小鎮達沃斯舉行。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期、中國投資環境和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成為全球精英高度關注的中國話題。
中國快速增長並未停止
2012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7.8%,為近13年以來最低。一些人由此判斷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快速增長時期已經過去。對此,多位海內外的企業高管和專家在達沃斯年會期間“不約而同”地説,中國經濟至少在未來十年將依然保持7%至8%的高速增長。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亞當·波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他身邊多位權威的經濟學家得到的結論是,現在就斷定“中國經濟增長奇跡”已結束還為時尚早。“如果説中國經濟在未來十年依然保持年均9%的增長速度,有一定的困難,但是7%以上的速度,我還是很有信心的。”
曾擔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經濟學家和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的波森説,城鎮化,尤其是在經濟較為落後的中西部地區,意味著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依然有一定的空間,而縮小東部與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差距也將釋放巨大的增長潛力。
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詹姆斯·特利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説:“雖然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期降低了,但我們依然看好中國經濟的增長前景,今年甚至有可能會有一些‘驚喜’,實現8%以上的增速。”
特利説,除了此前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諸多動力在未來幾年將繼續發揮作用之外,中國經濟還將有一些新的增長動力,如自主創新能力在增強,企業變得更加強大,國有企業的效率也在提高等。
中國投資環境並未惡化
多位外企高管和專家表示,中國的外商投資環境更多的是在變化而非像一些外企所抱怨的那樣在惡化。中國市場依然是眾多西方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特利説:“中國的外商投資環境在過去十年發生了變化,因此外企在中國的投資策略和方式也不能跟十年前一樣。但是投資環境出現變化並不意味著惡化。”他説,中國企業的競爭力有了較大提升,因此外企在中國市場面臨的競爭更加激烈,經營狀況也就隨之更加困難,投資環境正在改變。“事實是,中國經濟正在往價值鏈上遊移動,中國企業和決策者在處理與外資的關係時也更加成熟,這讓很多人還不太適應。”
全球最大的管理諮詢公司之一、埃森哲公司全球戰略總裁馬克·斯佩爾曼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雖然某幾個行業的外國企業對中國的投資環境有些抱怨,但這並不是一個總體趨勢,眾多西方國家的企業依然將中國視為重要的投資目的地,而且全球經濟形勢惡化時,幾乎每個國家的外企都會有這種感受。
他説:“我並沒有看到中國的(外商投資環境)情況與其他一些國家有根本的不同,印度也好,印尼也好,外企也都會有這種抱怨。”斯佩爾曼建議外國投資者在投資前首先要認識到不同國家、不同産業的監管機制與環境是不同的。
中國經濟增長仍有挑戰
中國經濟在未來數年的增長前景仍被廣泛看好,但面臨的挑戰也不容忽視。
從國際環境來看,美國的“財政懸崖”和“債務上限”問題仍懸而未決,歐債危機雖然日漸趨穩但經濟復蘇前景仍不樂觀。斯佩爾曼認為,雖然2013年的全球經濟形勢總體上會稍好于去年,但發達經濟體的增速將依然以1%左右的速度緩慢增長,這種外部環境可能會帶來一些挑戰。
中國經濟面臨的另一大外部風險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特利説,近期多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都有抬頭跡象,而且存在爆發“貿易戰”“監管戰”“貨幣戰”的風險。“如果世界範圍內的企業對經營、監管環境沒有信心,這種政策不確定性將打擊企業的投資熱情。”
從國內情況來看,中國經濟也將面臨多重挑戰。波森説,首先是影子銀行、銀行呆賬、壞賬和地方債務風險的問題。“歷史經驗表明,經濟上的問題通常都始於金融業的問題。雖然中國依靠其鉅額的貨幣儲備有能力應對這個風險,但是要儘快採取措施。”
前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認為,就國內而言,現在最大的挑戰來自物價和房價,這會影響中國的政策調整。
李稻葵説,中國在國有企業改革、建立最基本的社會福利體制、公共財政體制改革、金融監管等方面也面臨一系列挑戰。
(張正富 吳陳 饒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