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經濟 > 宏觀

民企前途寄望堅持市場化改革與堅定反腐

發佈時間: 2012年12月10日 17: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記者 龐帥 北京報道)對於中國民營企業來説,剛剛過去的幾年裏充滿着不確定——縱觀全球,世界正處於變革調整之中:美國金融危機和歐洲國家主權債務危機仍未見底,全球經濟波折未定;在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已是不爭的事實,經濟改革仍在途中。貌似強壯的大象可能在一瞬間轟然倒地,曾不可一世的産業帝國或許在轉眼間灰飛煙滅。當“安全感”這個命題被不斷放大,站在“十八大”過後的中國發展新起點上,中國民營企業的前路是否“安全”?

      十八大釋放積極信號 民營企業可以“做好自己的事”

      素有“商界思想家”之稱的馮侖對這個問題有着深刻思考:在剛剛結束的第十一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馮侖從百年以前最著名的民營企業家張謇的故事講起,闡述了民營企業家和一個體制、一場變革的關係,並引出“變革時代的民營企業”這個話題,馮侖認為,縱觀歷史,當民營企業面對經濟成長、社會轉型,而社會轉型又不能沿着民主、法制軌道發展的時候,企業家往往會做出不利於企業發展的選擇。

      而在 “十八大”之後,新的領導集體在兩件事情上向民營企業家釋放出非常準確的信號:第一,清楚界定政府和企業的邊界,馮侖將此形象解讀為“要管住那支‘閒不住的手’,不要在企業家的懷裏亂摸”;第二,依法治國。在社會轉型期,尋着憲政和法制的渠道規範和完成中國社會的轉型,為未來的中華民族復興奠定一個持久的法制基礎和憲政基礎。馮侖表示,由於這兩個積極的信號,中國的民營企業家今天可以有信心的説:中國的民營企業在未來50年,可以專心做好自己的事。讓民營企業的創新更多、市場競爭力更強,民營企業有希望,國家社會則必會得到發展。

      經濟轉型中 民營企業前途寄望市場化改革和堅定反腐

      對此,企業家陳東升也深有同感。他將民營企業的前途歸結為兩個詞組:堅持市場化改革,和堅定地反腐敗。“市場化改革是經營家的共識,但是堅定反腐敗是全民的共識。”   

      陳東升表示,中國是一個後發國家,美國民營企業發展的150年道路在中國被濃縮為30年。雖然國有企業在某種程度上更佔優勢,但是也要看到,高科技時代的今天,馬雲、馬化騰、李彥宏所創造的互聯網三巨頭沒有一家國有企業,另外,無論是聯想、海爾還是華為,其所在行業領域也沒有國有企業的影子,完全是民營和市場的天下。中國民營企業還有更多機會,尤其是如今中國經濟進入拐點,順序為出口、投資、消費的增長模式將倒置為消費、投資、出口,中國經濟正在向擴大內需和拉動消費轉型、從工業主義時代向消費主義時代轉型。未來的商機存在於消費領域,但中國還沒有偉大的消費企業,“王健林應該從房地産轉向,硬體、軟體轉型成功,他也可以做成中國的迪斯尼;哇哈哈若有這種氣質,也可以做成中國的可口可樂。”陳東升認為,實現這一切的核心就是中國持續的市場化改革,經濟起速成長;以及社會的公平、正義、透明。“反腐敗會帶來一系列的體制改革,帶來一系列社會的進步。堅持市場化的方向,以反腐為抓手,帶來公眾透明時代的到來。”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