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經濟 > 宏觀

范周:文化産業十年井噴 將迎跨越式發展

發佈時間: 2012年11月07日 11: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記者 仲昭舉 北京報道)從2002年到2012年,根據中共中央的精神和決策,我國在文化領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2011年,我國文化産業總産值超過3.9萬億元,佔GDP比重首次超過3%,文化産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上升。十年間,文化産業從起步到快速發展,逐漸成為中國最具活力的經濟領域之一。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范周認為,無論從“天時”、“地利”、“人和”來看,我國已經處於發展文化産業的最佳時期。以下是央視網記者對范周的專訪。

  央視網:十年來,我國在文化産業領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范周:十年前,黨的十六大明確劃分了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這一舉措對我國文化事業和産業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從2002年到2012年的十年時間裏,我國文化領域産生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協調發展,共同推動了文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

  縱觀近十年來的文化建設,有三個方面的成績值得肯定。

  第一,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消費呈現“井噴”之勢。隨著公益性文化事業的發展,當前人民群眾對實現自身文化權益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文化發展提出了包括突出群眾的主體地位、豐富文化消費的內容形式、創新文化服務的手段載體等更高要求。而經營性文化産業的發展促進了文化市場的繁榮,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方面、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別是我國人均國內生産總值達到3000美元之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呈“井噴”之勢。因此,無論是文化事業還是文化産業,都是人民群眾生活基本實現小康之後增加消費的重要途徑,文化産業成為擴大文化消費的重要著力點。

  第二,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成為文化建設的重要動力。政府並不是公益性文化事業唯一的提供者,同樣要結合市場規律與文化發展規律。創造一種激發全民關注文化、參與文化傳承和文化創造的熱情或激勵企業投資、捐助公益文化設施或興辦中間組織、文化機構和行業團體的制度建設和環境建設,有助於形成長效機制下多元互補、廣泛參與的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格局。文化産業的發展亦是如此。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力度不斷加大,文化産業已經成為最有吸引力的投資領域之一,社會力量參與和投入文化産業的積極性越來越高,作用越來越突出。 

  第三,文化與科技的融合成為文化建設的重要驅動力。隨著知識經濟時代全球一體化的加速,文化消費的方式不斷發生新的變革,新的文化業態逐漸改變了文化服務的方式,服務形式和服務手段的升級轉型成為文化發展的重要特點。我們可以注意到,將現代信息手段和時代元素融入文化下鄉,廣泛借助新技術、新媒體搭建新的傳播平臺,採用先進信息手段拓展文化服務領域和渠道,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拓展公共文化服務的空間,增強公共文化服務的效果,對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整體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同樣,文化創意、數字出版、移動多媒體、動漫遊戲等新興文化産業成為文化産業發展新的增長點和構建現代文化産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科技為基礎,培育新的文化業態,增強文化産品的表現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成為文化産業發展的明顯趨勢。 
  
  央視網:目前我國正處於發展文化産業的最佳時期,您是如何來理解“最佳時期”的?

  范周:這裡所説的“最佳時期”可以用“天時地利人和”的角度來詮釋。

  天時——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逆勢上揚”的文化産業無疑成為了我國經濟領域的重要增長點。2011年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將文化産業提升到國家支柱産業的高度,隨著一系列政策的出臺,文化産業的發展擁有了更為強有力的支撐。經歷了10年“成長期”的文化産業勢必迎來新一輪跨越式發展,在調整産業結構、帶動産業升級中發揮重大作用。 

  地利——與傳統産業相比,文化産業展現出無法比擬的優勢,是發展綠色、循環、低碳經濟的重要著力點。經過十年的發展,我國文化産業規模不斷壯大,自2004年以來,我國文化産業年均增長速度在15%以上,高於同期GDP增長速度。文化産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逐步增加,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明顯增強,已經成為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成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骨幹力量和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和——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日益旺盛為文化産業的發展提供了市場。隨著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上升,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城鄉居民文化消費穩步增長為推動文化産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動力。而我們現有的文化産品和文化服務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人民日益增長文化的需求為文化産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央視網:未來,政府在推動文化産業繁榮發展上還要做出哪些努力?

  范周:在文化産業發展的不同階段,政府發揮的作用會不斷變化。黨的十六大以來,政府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文化産業繁榮發展的政策和文件,如2003年文化部發佈《關於支持和促進文化産業發展的若干意見》、2009年國務院通過的《文化産業振興規劃》、2012年文化部發佈《“十二五”時期文化産業倍增計劃》等,從宏觀層面對文化産業的發展作出整體部署。同時,政府相繼出臺了在文化産業領域的財稅、金融、準入、土地等方面優惠措施,積極扶持文化産業發展,有力推動了文化産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在文化産業發展初期,政府比較注重提高社會各界對文化産業的統一認知,通過提出“文化産業”這一概念,相關統計門類的界定,以及舉辦文化産業博覽會、交易會等,以此來推動社會對文化産業的認識。隨著文化産業進入到一個較快發展時期,政府開始積極設立和構建文化産業政策體系,包括産業政策、市場體系的建立和市場環境的治理、知識産權保護等。自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推動文化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以來,支持文化産業發展的支持的財稅政策迎來了密集發佈期。

  在未來,政府要努力把行之有效的文化産業政策,上升為國家法律法規,加快文化産業立法,構建文化産業的法律體系。只有通過制度化的法律法規來調控文化市場,才能逐步建立依法管理、依法經營、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才能引導文化市場規範,有序、健康發展。
  
  央視網:您認為中國文化要怎樣能成功走向世界?

  范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日益增長的綜合國力讓越來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中國,掀起了“中國熱”、“漢語熱”現象。尤其是近日中國作家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這足以説明中國文學在全球的影響力開始顯現。可以説,莫言的成功意味著中國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力逐步增強。但我們仍然要承認中國文化産品在“走出去”方面,仍極其缺乏擁有國際知名度的品牌。

  把目光轉移到我們的近鄰韓國,近年來韓國文化憑藉影視劇、歌曲打出了自己的品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江南Style》的走紅。這是一則瑯瑯上口的歌曲,配以簡單易學的騎馬舞,總的來説,它以一種輕鬆幽默以及富有親近感的畫面和音樂來展示韓國文化。這則MV通過網絡視頻的力量,向全球成功地傳播了韓國新崛起的流行文化。同時這首歌歌名中的“江南”所指的是現實中韓國首爾的江南區,這首歌所詮釋的流行元素實際上就是當下江南區的發展狀態,江南區也隨著這首歌的全球風靡,成為韓國又一新的“文化地標”。

  相比于中國,我們在文化産品輸出方面,更注重傳播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同時著力於傳播經典文化,而事實上,這些卻很難在全球受眾中産生共鳴。我們的文化産品在走向世界過程中,尚缺乏用簡單方式錶現豐富文化內涵的想像力,缺乏用國際語言講述中國故事的創造力。特別是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時代,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簡單易懂、親切幽默的流行文化也可以帶來文化傳播效果。

  這次諾貝爾獲獎,“莫言”無疑將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品牌之一。不過,我國文化産業要真正實現走出去,單靠一個莫言是遠遠不夠的,依賴一個品牌也是不夠的,還需要我們真正推出一批具有中國文化內涵,擁有國際化語言包裝的優秀文化産品。
  中國文化要真正走向世界,更需要政府在資金、政策、補貼等方面的扶持,以及文化市場環境建設、商業模式創新、資金多渠道引入、國際性文化人才吸納等方面著眼規劃,實現規模化的中國文化産品輸出,才能夠真正實現中國文化的崛起!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