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在“CMRC中國經濟觀察”第31次季度報告會上表示,二戰以後,世界上能夠打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和地區非常少,但中等收入陷阱並不是必然,關鍵是政府要因勢利導,並創造條件不斷地技術創新,産業升級。
林毅夫談到,雖然中國人均年收入已經達到6500美元,成為一個上中等收入國家,但收入差距的情形是跟拉丁美洲國家差不多的。
“收入差距的急劇惡化,加之腐敗問題,以及環境惡化帶來的經濟發展可持續性問題將會影響到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的穩定。”林毅夫認為,目前,討論中國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林毅夫指出,根據1950年到2008年的數據可看出,在二戰以後的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只有28個經濟體人均收入跟美國的差距縮小了10個百分點或是更多。但在這28個經濟體絕大多數是歐洲國家,如果再把當中的石油或是鑽石生産大國刨除,就只有12個經濟體。
林毅夫直言:“這些數據的含義是,從二戰到現在,世界上有將近200個國家和地區,是陷入在低收入陷阱或是中等收入陷阱中的,真正能夠打破這個陷阱的國家和地區是非常少的,”。
但林毅夫強調,這並不表示,中國從低收入變成中等收入後,繼續從中等收入變成高收入是不可能的。
林毅夫指出,在上述提到的12個打破中等收入陷阱的經濟體中,就有很多是中國的近鄰。其中的台灣和韓國,在50年代人均收入只有美國40%左右的;而同樣是50年代的日本、香港和新加坡,人均收入只有美國20%水平,相當於現在中國跟美國的差距。
“但通過經濟的持續發展,到2008年時,台灣和韓國的人均收入達到了美國的60%,日本達到了美國的80%,香港和新加坡的人均收入都達到了美國的80%甚至更高。它們都從50年代的低收入經濟體變為現在的高收入經濟體。”林毅夫説。
因此,林毅夫指出,中等收入陷阱不是必然的。“一個國家在現代化的過程當中,要持續的經濟增長最主要的因素必然的原因是技術創新,産業不斷升級,資源不斷從低物價價值的部門向高物價價值部門轉移。”
結合歷史上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中對“市場失靈”以及“政府失靈”的判斷和認知,林毅夫指出,應該在每一個發展階段,充分利用比較優勢。“國家開始發展時大部分是勞動密集型産業,然後變得有競爭力,積累資本,産業不斷升級,這個過程當然必須以市場為基礎,同時在産業升級的過程當中,政府扮演因勢利導的角色。”
通過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歷史的總結和分析,關於中國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林毅夫表示,要創造條件讓經濟按照比較優勢發展,然後充分利用後發優勢,使産業升級,技術創新的速度快於發達國家。
同時,政府要協調産業升級、技術創新所帶來的外部問題,在專利、基礎科研方面給予支持,還要通過政府採購,以及對某些技術化産品的行政指令給予幫助,林毅夫特別談到,“除專利支持外,另外三方面都要求政府把有效的資源做一個策略性配置,針對特定的,政府認為比較有前途的産業來進行支持。
林毅夫最後再次強調,關鍵是分清市場和政府的作用,在經濟發展中才可以控制存在的問題,並且創造條件不斷地技術創新,産業升級。(中國網財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