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央視網消息:(記者 周紅艷)最近兩個月,銀行間市場資金緊張狀況不斷累積,逆回購規模也不得不滾雪球般增大。
8月21日,央行啟動了天量逆回購,7天期限逆回購1500億元,14天期限逆回購700億元,合計達到2200億元。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認為,此次逆回購規模驟增,既有資金緊張狀況疊加的因素,還有接近月末考核時點的因素。而從回購利率看,14天期利率3.60%,與16日持平,而7天期利率則比16日上升了5個基點,達到3.40%,這意味著接近月末,銀行間市場利率緊張的情況有所加重。
資金的緊張程度,使市場從7月份開始,對降準的猜測就沒有停止過。另外,由於央行沒有公開對降準措施作任何形式的宣示,因此市場中不乏依據逆回購數量對降準的猜測。其中,既有認為逆回購規模驟升後,當回購到期時,降準也便順理成章;也有認為逆回購規模不斷增大,從釋放流動性的角度看基本上能夠替代降準的作用,而且由於回購操作本身對於金融機構的針對性強,逆回購還能起到降準所無法做到的“精確制導”的效果。
而央行行長周小川8月22日在出席“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十年慶”時有關於“央行將不排除採用任何貨幣政策工具”的講話也被市場解讀為“隨時都可能會降準”的潛臺詞。
在李慧勇看來,實際上,“降準不降準”並不算是一個問題,“何時才是降準的最佳時點”才是問題的關鍵。目前,在外匯佔款不足,穩增長壓力持續難以緩解,銀行間市場資金緊繃的大環境下,長期維繫著20%(大型金融機構)的高準備金率水平顯然並不合宜。
李慧勇認為,當前宏觀經濟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寬鬆政策無法有效傳導到實體經濟,而不是寬鬆程度不夠的問題。綜上所述,他預測,年內將還會有兩次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