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央視網消息(記者 周紅艷北京報道)汽車業扶持政策退出後,前兩年透支的消費願景,終於在今年回歸正常水平。意料之中的,與消費意願回歸理性同時出現的,就是中國汽車市場2012上半年交出的一片愁雲慘澹的答卷。數據顯示,1-7月份汽車産銷分別達到1096.87萬輛和1097.9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84%和3.56%,與前幾年兩位數的數據相比,增幅銳減,這顯示了中國汽車業經歷了近一年的調整期後,重回低速增長的軌道。
不過,也並不是所有數據都那麼疲弱,2012年8月9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與市場調查公司尼爾森聯合發佈了《一線城市汽車消費者白皮書》(下簡稱“白皮書”),就顯示了以北京為代表的一線城市中,以升級換購和重復增購為目的的再購車主已達到新車購買人群比例的58%,而報告研究認為,這股購買力或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汽車市場增長的巨大潛力。
安全性成消費者購車重要標杆
報告研究認為,從意向車型來看,初購車主與再購車主對於12萬元以下的車型,偏好沒有明顯差異。購車價格在12萬元以上的車主中,重復增購車主對於12-30萬元間的中級轎車(含C級車,如凱越、新寶來;D級車,如凱美瑞、雅閣 )和50萬元以上的豪華轎車意向更高,升級換購車主對不同價位的SUV更為偏好。
無論是購買現有車輛,還是計劃購買的車型,安全性始終是再購車主最為關心的因素。不同之處在於,購買現有車輛時,消費者考慮更多的是節油環保和經濟性;在購買下一部車時,更多地考慮車輛的舒適便利性、質量和空間大小。
“二次購車的車主雖然年輕,但他們通過上一輛車的使用體驗,已經對一些實用性功能形成了個人的偏好”,尼爾森中國區副總裁莊稼説。“如果汽車企業能在産品設計中體現出高安全性、舒適性、高品質和大空間這些功能性優勢,並利用車友會和自駕游這種交流體驗式的活動來推廣這些優勢,一定會贏得再購車主的信賴。”
貸款買車將成主流 未來五年規模或超4000億
另外,據報告測算,未來五年,國內汽車消費貸款的年規模可望超過4000億元。調查顯示,消費者的汽車貸款考慮度達到26%, 這也預示着對汽車金融服務的巨大需求。在計劃購車的消費者中,男性、80後人群對汽車貸款有更高的使用意願。35%的80後和28%的90後消費者願意採用汽車貸款,而這個比例在60後僅佔18%,在50後中僅佔3%。
而在貸款渠道的選擇上,全國性的商業銀行成為不同類型車主均優先考慮的渠道。除此以外,豪華車主較其他人群更傾向於使用汽車廠商的金融公司,中級車主較其他人群則更樂於使用本地商業銀行。
另外,在在計劃購車的消費人群中,願意購買二手車的消費者比例中仍高達31%。 其中,70後和80後將是二手車的主流消費者;車價低於8萬元入門級車主和高於50萬元以上的豪華車主購買二手車意向最高。
而在購買二手車的考慮因素中,車輛價格和車齡是消費者最為關注的兩個因素。此外,入門級車主更偏向考慮購車服務的便捷性,中級車主更多考慮車輛殘值。豪華車主則考慮得更為全面,對車輛來源合法、維修歷史記錄等因素都會納入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