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今年是中國經濟最艱難的一年,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還艱難。現在,隨著出口經濟已經不斷惡化,固定資産投資業不斷下滑,而消費因為家庭收入過低和各種社會福利跟不上而依然低迷不振,在這樣産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下,中國政府要通過金融開放與刺激消費穩定經濟,阻止經濟危機的爆發。
一、對公募基金既加強監管又放鬆管制
基金法修訂草案全文首次亮相,即將進入“二讀”階段,私募基金進入調整範圍。私募基金被納入監管,體現立法思路與時俱進。
1.對私募基金予以管制非常必要
之前是按照證券法及相關要求來進行監管的,但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來對私募基金進行調整,因為現在基金法只是對公募基金進行調整,在這種情況下私募基金髮展可以説是野蠻生長,發展得非常快,數量增加非常多,這就形成一個灰色地帶,它本身不受證監會的直接監管,只是受到間接的管制。同時很多行為又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予以調整,此時它的操作本身就會形成一定問題,操作過程當屬於模糊地帶,到底是違法還是合法並不確定。現在私募基金已經發展到相當大的規模,對它予以管制非常必要。
2.適度“鬆綁”公募基金更有利於基金的發展
草案對公開募集基金的部分規定進行了修改和完善,其中有一條是適當放寬有關基金投資運作的管制,把基金募集申請由核準制改成註冊制,這是對公募基金的適度鬆綁。適當放鬆管制,允許基金髮行過程註冊制,只要符合大原則、符合規定就可以做,這就更有利於基金的快速反應,能夠更充分的發揮基金自身的運作能力,當然它的前提是基金的行為已經規範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對基金鬆綁,把過於嚴厲的監管操作化解,加強信息披露,加強事後監管,可能更有利於基金的發展。
我們現在的管理體系總體上在放鬆管制、加強監管。對私募基金的思路是把它管起來,對公募基金的管理思路是變堵為疏,這代表了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基金行業管理總的趨勢;未來證券市場的發展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應該公平競爭,基金業採取註冊制,讓真正有專業能力的基金經理成長,這樣才能培養出中國真正的基金行業。
二、搞活流通産業刺激消費帶動經濟增長
國務院常務會議11日討論通過《關於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産業發展的意見》,明確了主要任務、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這可以降低流通成本,進而促進消費,對於下半年的穩增長有重要意義。當前,受國內外經濟形勢影響,中國的出口和投資放緩,消費成為穩增長的重要力量。而搞活流通能降低流通成本,促進消費潛力的釋放。
1.加快流通産業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長期以來“重生産、輕流通”的傳統觀念,造成我國流通領域的發展依然滯後於國際水平。商貿流通與現代服務業是市場經濟的先導産業,是擴大消費、拉動生産、增加就業的有效途徑,是推動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區域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推動力量。
2.政策最終落地生根是關鍵
我國流通費用過高,不利於增加消費和擴大內需。降低流通費用和發展流通産業對活躍城鄉經濟、降低商品價格、擴大居民消費有多方面意義。草案所列的各項政策涉及價格、商務、財稅、工商、交通等多個部門,如何加強這些部門在制定和執行政策中的協調性,也是眼下襬在各級政府面前的一道考題。每一項政策都需要具體的實施細則,而且這些細則出臺後,關鍵還在於落實。
總之,目前中國已經面臨嚴重的産能過剩,通過金融創新和刺激消費平衡並解決經濟增長的問題,是中國經濟擺脫下滑趨勢的關鍵一步。金融創新的前提是金融行業對內向人民開放,打破金融壟斷,只有在公平競爭的環境裏才能成長出真正的金融機構和金融專家.剌激消費降低流通費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還需要增收入,減免稅費,政府提供醫療和教育的保障措施;人民在有保障的情況下才敢大膽消費。金融改革和擴大消費的思路都是正確的,關鍵是如何落地生根。(本文作者係經濟臺專欄作家,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
(本文論述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轉載請註明作者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