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6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2%。經濟增長低於潛在水平、美元總體強勢、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導致輸入性通脹將逆轉,以及國內食品價格仍處於回落週期等因素,都是目前國內通脹下降的主要因素。
一、CPI回落為下半年貨幣政策打開空間
價格總水平的加速回落,將為下半年貨幣政策的放鬆提供較大的空間。當前CPI繼續下行,而外匯佔款的趨勢性萎縮也使得央行被動投放貨幣和對衝的壓力加大,因此降準已具備可行性。下半年還會有1至2次的降準。而未來一段時間是否再次降息也取決於宏觀經濟金融運行狀態,再次降息的可能還是很大。
二、經濟走勢下半年將好于上半年
2012年上半年國內經濟形勢較為嚴峻。內外需求同步放緩是上半年經濟弱勢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歐債危機未出現根本性轉機,我國外部需求持續走弱。另一方面,從投資的內在動能看,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速大幅放緩;製造業投資受國際經濟弱勢、房地産投資及企業盈利下降影響而走低。為了“穩增長”,政府持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提振實體經濟。國務院出臺舉措穩增長,包括結構性減稅政策,擴大內需,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創業興業等。央行下調了存款準備金率,給放緩的經濟增長注入更多資金。在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內外需求已經有恢復跡象。
三季度經濟增速有望企穩回升,下半年經濟增長的軟著陸依然可期。一是出口增速明顯回升有助於緩解經濟快速下滑的擔憂;二是政策推動和物價漲幅回落將有利於下半年消費需求平穩增長;三是中長期信貸佔比上升,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作用增強。總體而言,由於穩增長的政策空間依然存在,下半年經濟形勢將好于上半年。預計全年GDP實際增速有可能保持在8%以上,經濟增長“軟著陸”可期。
三、理性認識當前經濟下滑
長期以來,中國社會和各級政府習慣於高速經濟增長,對快速經濟增長帶來的利弊往往關注于利的方面,過分強調發展是硬道理,要經濟數量而不管經濟發展的質量如何。看待經濟增長應該有科學的態度,經濟發展有其自身規律,需要調整步伐,需要轉型模式。只有如此,經濟發展才可能實現可持續,是為了長遠的增長。當然,經濟增長速度下滑一定伴隨諸多問題,比如企業微觀環境惡化和就業壓力增加等負面問題,但對於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就是利好的。
四、國家經濟轉型勢在必行
1.重視實體經濟發展轉型
目前世界經濟總體上處在蹣跚徘徊之中。我國經濟增速下滑這完全在意料之中,因為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世界加工廠,其經濟增長過度依賴出口加工等,完全受累於世界經濟。必須重視實體經濟發展,要將擁有一定自己的技術含量的産品賣給全世界,而不是簡單替發達國家加工産品,這對中國經濟有重要影響。在整體經濟在轉型的大背景下,房地産行業也必須轉型。房地産市場由於過度投機的短期效應的投資産生高溢價,房産調控在儘快建立全國統一的數據,並在此基礎上出臺全國統一的房産稅來代替房産限購政策。
2.必須進一步深化市場體制改革
不斷放鬆的貨幣政策並非是當前宏觀調控的最優選擇,因為這並沒有“精準”地瞄向經濟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僅靠降息是不能實現當前維護經濟穩定增長目標的。如果不解決經濟發展中的結構性失衡矛盾和企業發展中面臨的盈利能力不足問題,那麼寬鬆貨幣政策的後果只能是更高的CPI和更高的房價。因此,貨幣政策必須配合財政政策(如減稅)和收入政策(提高居民收入的GDP佔比),以及市場體制改革(打破壟斷以擴大民營企業盈利範圍),儘快形成科學合理的宏觀調控政策體系,才能取得穩增長、保民生的真正實效。
3.目前亟需優化産業結構
中國經濟實際已被基礎建設和房地産市場綁架,經濟發展數據包括CPI與其有很大影響。今年CPI屢創新低,股市持續低迷,出口、投資和消費拉動經濟的三大馬車全面緩行,表面我國經濟面臨巨大挑戰,整體進入下滑態勢。在全球經濟衰退的大背景下,東盟經濟逆勢上揚,菲律賓、越南、泰國等東盟國家接棒廉價勞動力優勢,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新亮點。“中國製造”成本上升已是不爭的事實,而中國出口導向企業(如紡織業)已完成在東亞國家的佈局,初步實現轉移,中國優化産業結構勢在必行。
五、改變扭曲的經濟格局中國經濟增長不難
中國經濟增長的基礎是世界上最好的,中國人的創造力也是世界上最好的,中國經濟持續發展並不難,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是生産力的破壞,因為政府壟斷了所有的資源和要素,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都失去了創造力,所有的經營者都明白:在中國辦企業只有攻關政府的部門,拿到壟斷的資源或要素企業才能生存,於是所有的企業只有把所有精力和資金及資源都花在攻關上,企業為了生存失去了競爭力和創造力。中國經濟要增長很容易:只要各行業都對內向人民開放,政府不再壟斷所有資源,行政部門真心服務企業,讓企業把精力花在經營上,這樣企業才能有活力﹑有創造力,企業才能持續發展。這就需要相關部門放棄手中的權力﹑讓利於民;這樣扭曲的經濟格局就會徹底改變了,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趨勢就會形成。
(本文作者係經濟臺專欄作家,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