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發改委審批提速 5月前20天四大行新增貸款340億

發佈時間: 2012年05月25日 08: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進入2012年5月份,國家發改委加快項目審批的跡象已然明顯。

  5月22日,發改委網站“項目審批與批准”欄顯示,僅5月21日一天就有高達100個項目獲得批復,其中多為清潔能源領域,獲批項目總量幾乎相當於5月前20天總和。

  這並非一個孤立事件。據中國社科院金融重點實驗室主任劉煜輝(微博觀察,“今年3-4月份發改委項目審批速度已明顯較1-2月份有所加快,而同期土地供應也比去年同比增加了40%。”

  不過,投資再度恢復的熱度尚未傳導至飽受信貸需求困乏的商業銀行。5月22日,接近國有大行的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截至5月20日,工、農、中、建尚未從月初信貸結構短暫調整中恢復過來,貸款新增投放僅340億人民幣;同時,存款流失仍在加劇,前20天四大行存款再度下降2700億元。

  新一輪刺激計劃會否再度出爐?22日,一位股份制銀行高層告訴記者,人民銀行最近的內部精神是,信貸總量不會放鬆,如額度緊張,商業銀行可申請提前投放。

  然而,當下銀行面臨的最大問題恰是普遍的投放需求不足,正如上述高層所言,“平臺受控、房地産受控、好企業脫媒發債,需求確實少了。”

  信貸需求大萎縮

  “短期貸款和票據貼現還是新增貸款的主流。”一位國有大行東北分行人士透露,這幾個月來,每月月初貸款擠壓,月末最後五天集中狂放,已經成為他的工作常態。

  單從數據看,進入2012年以來,除1月春節因素導致貸款投放提前外,2-5月在月初的信貸投放均偏慢,2-3月份四大行前10天新增貸款也僅為200億和300億元;不過,這並不影響到貸款投放的如期完成。

  “信貸有效需求不足,銀行又不願意浪費額度,只能一到月底、季末就開始衝刺,以期佔滿額度,票據貼現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上述分行人士介紹,額度一旦沒有用完,很有可能被總行給予縮減額度等處罰性措施。

  4月份票據貼現一度佔到新增貸款的三分之一。這就導致今年商業銀行貸款波動呈現出,一到月末“後五日”集中衝刺,下月初又出現壓縮的情形。

  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多家銀行業人士坦言,總體而言,目前信貸有效需求不足,3-4月份信貸投放很不好,基本投不出去。投不出去有三大原因:

  一,信貸有效需求不足,符合銀行可貸款條件的需求並不旺盛;二,銀行定價過高,企業難以承受,4月份,各家銀行都上調了貸款利率,有的銀行一年期貸款綜合定價已經超過了10%(加上擔保費率),但實體經濟部門的有的行業實際可承受的價格也就是10%-12%,企業壓力比較大;三是,整體經濟下行,企業經營低迷,導致用款較少,企業訂單不足。

  更加糟糕的是,時至5月份銀行體系存款流失的趨勢尚未明顯改善。截至5月20日,四大行下降約2700億。

  據中金公司分析,經過一季度擴大保本型理財産品做大存款之後,部分銀行感受到息差下降的負面影響,開始在2季度調整策略,兼顧規模和效益的平衡。因此,可能會導致失真存款的還原。

  非“新刺激計劃”?

  5月份疲軟的信貸增長,正折射出發改委加快基礎設施項目審批等舉措,尚未對商業銀行信貸投放政策産生顯著效果。

  此前,中國前4月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速已一再回落,逼近20%的整數關口,甚至創下了2003年以來10年新低。

  近日,溫家寶總理調研時強調,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過,有關貨幣政策應當進一步寬鬆的言論還是遭到銀行業人士的“反感”。22日,一位股份制銀行信貸管理部人士坦言,再來一場四萬億,絕對是災難。他反問,“加大投資審批力度是一個"定性"判斷,但如何"定量"?而且加大投資力度的參照是去年還是今年?”

  在上述人士看來,2009年四萬億刺激計劃之後,普遍涌現的銀行貸款追逐項目的非正常情況不會再現了,按照慣例,銀行信貸啟動之前,中央或地方政府立項、審批之時,往往會召集商業銀行開會,但“目前這些實質性的舉措還沒開展”。

  中金公司也認為,伴隨着上述政策的落實,對公中長期貸款的佔比將有所提升,但是市場不應對此期望過高。若對公中長期貸款在政策刺激下大幅增長,則意味着銀行信貸資産進一步固化和低效率化,需對銀行股更加謹慎。

責任編輯:李瑞

熱詞: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