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种太陽 >

所有付出只因愛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1日 11: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搖曵的燭光組成心形的青年志願者標誌,中間是“小亭走好”四個燭光大字。7月27日是趙小亭離開大家的第七天,當晚,武漢大學的師生們舉辦燭光追悼會,為小亭照亮回珞珈山的路。

  同學們胸前的志願者愛心標誌,隨著陣陣嗚咽聲與燭光一同起伏。小亭喜歡的那首歌再度響起:“歌聲是翅膀唱出了希望,所有的付出只因

愛的力量。和你一樣。”

  “小亭把生命留在了這裡,也把愛留在了這裡,我們會永遠懷念她。”此前兩天,在貴州省貴定縣馬場河小學的告別現場,校長王光林聲音哽咽,向大學生們連連道謝。

  連日來,趙小亭的事跡已傳遍大江南北。7月27日,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決定追授趙小亭“中國傑出青年志願者”稱號。團中央號召廣大團員、青年學生和青年志願者學習趙小亭胸懷祖國、心繫人民的高尚情操,學習她關愛他人、樂於奉獻的良好品德。

  湖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春明批示:趙小亭同學的先進事跡令人感動,她用自己短暫而閃光的生命,體現了“90後”一代大學生的理想和追求,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當稱全省乃至全國青年志願者之楷模。

  湖北省教育廳廳長陳安麗認為,人們關注趙小亭,不僅是被她的獻身精神所感動,更是被她和像她一樣的青年志願者堅定信念、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操,心繫基層、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不畏艱苦、勇於實踐的樸實作風,腳踏實地、立志成才的進取精神所感動。

  在武漢大學,就有17000余名這樣的註冊志願者。在該校16年的志願服務歷史中,留下了許多令人感動、令武大學子自豪的故事。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獲得者陶孝芳參與成分獻血30余次;湖北省大學生年度人物盧章洪發起成立“救援之翼”,培訓10000余人次;在支教的隊伍中,李可欣休學一年到鄉村“种太陽”,趙書影等在恩施大山裏建起魔法教室……

  雖然支教行動並不能直接改變當地的貧困面貌,但大學生們帶去了一種理想的示範作用。2009年湖北大學生年度人物、武漢理工大學2007級碩士研究生秦豹説:“志願者進山不僅僅是體驗生活,更是給山區送去愛和希望,我相信,大山裏的孩子們,一定會永遠記住這個善良美麗的‘小老師’。”汶川地震後,秦豹作為“西部計劃抗震救災專項行動志願者”援建災區兩年,目前仍身在漢源。

  因在貴州支教成為“2004年感動中國人物”,現任共青團湖北省委學校部副部長兼省青年志願者行動指導中心副主任的徐本禹認為,趙小亭的離去,不會影響志願者們到邊遠山區支教的熱情。他對趙小亭心懷敬意:“她去年在湖南省新邵縣坪上鎮支教,今年又到偏遠的貴州省貴定縣馬場河小學支教,我想,這是愛心的力量。”

  “小亭的微笑、小亭的精神,我們都會銘記。我們會把她的愛心、她的精神傳遞下來,把小亭支教的精神更好地傳承下去。”面對小亭的遺物,她的同學們這樣承諾。

  今天下午,學校舉行了小亭愛心支教實踐隊授旗儀式。

  8月初,武漢大學的又一批志願者將相繼出發,奔赴全國各地開展志願行動。他們中有的人就站在燭光追悼會的現場。燭光中,清澈的淚珠滑過志願者們的臉龐,他們的拳頭越攥越緊:“小亭,你沒有走完的愛心之路,我們幫你走完;你沒有完成的青春願望,我們幫你實現。不管你在天堂的哪一方,小亭,珞珈山永遠等你回來。”

(光明日報武漢7月28日電)

責任編輯:李素江

熱詞:

  • CNTV
  • 愛公益
  • 公益資訊
  • 种太陽
  • 武漢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