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雷鋒精神 建設文明社會——公益路上,我們“雷”厲“鋒”行
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陸誠,7歲,南京人。喜歡古建築、唱崑曲。 |
“我當禁卒管牢囚,十人見了九人愁!”
“甄嬛初入宮時,本是個清純女子,但在後宮爭鬥中逐漸變成了一個頗有心計的人。”《後宮?6?1甄嬛傳》的余波未消,陸誠正向我們評價著這位“電視紅人”,怎麼聽都像是扮演雍正的“陳建斌”正在點秋香。
17歲的大男孩,時而鑽進古籍之中徜徉歷史,時而拿腔作勢抖起崑曲調門,抑或沉迷古裝電視劇不能自拔,抑或眉開眼笑對著Ipad嘻嘻哈哈。率性之餘透著靈氣,搞得一旁眾人慚愧不已。
“小學三年級以前,他和其他人沒什麼區別。五年級除了語文,其他科目開始不及格了。上初中之後更是一塌糊塗。”
陸誠的父母很早就開始帶著孩子往醫院跑,“到了6歲語匯量還很少,我帶著他到處找醫生,什麼結論都有,但沒一個能確診。”醫院誤診為“發育遲緩”。直到初一,家裏人才知道陸誠患上了高功能孤獨症——自閉症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屬於智商中等或更高的自閉症患者。然而,陸誠自己對此不以為然,他認為自己“小學有自閉症,現在已經好了”,爸爸媽媽也認為自己的孩子無需貼標簽,只是一個特別的孩子罷了。事實上,陸誠除了講話語速太快容易讓人聽不清外,怎麼看都是個正常的大男孩。
在三年級之前,陸誠和其他人沒有什麼不一樣,同學只知道他“很害羞”,老師也對這個安靜的孩子特別放心,學校也沒請家長讓把孩子領回家。“就因為他在學校不説話。學習雖然一般,但每次都能拿到文明之星。”他的膽怯,他的羞赧,更像是一株含羞草在等待別人的理睬。
他對歷史、古建築、碑刻尤其感興趣。三四年級的時候,已經把新華字典後面的歷史紀元表大致背得滾瓜爛熟了,為了研究清朝歷史,連去三次故宮……
上初中之後,陸誠開始樂於結交朋友了,但小心翼翼。“只要有一個同學願意和他説話,他就很開心。” 班裏有個女生,每次都會向戴手錶的陸誠問時間,“準確報時,這是他每天最自豪的時候。”陸誠現在某職業學校就讀高一,功課上不吃緊,人際關係也很好。時間多了,陸誠更醉心於喜愛的戲曲和繪畫。
連媽媽都説不清陸誠什麼時候開始對戲曲感興趣。“我只記得他小時候經常坐在電視機前津津有味地看那些情節枯燥的戲曲教學節目,一看就是一個多小時。”2008年,陸誠第一次在劇場裏聽了崑曲,一發就不可收拾,愛得不行。他在網上將昆劇院的表演時間下載,挑喜歡的就告訴家人。剛開始陸誠媽媽覺得有愛好是好事,並沒有加以限制,後來才發現不對勁,“他每場都想去看,上學可都耽誤了。現在規定一個月只能去兩次現場。”現場看不了沒關係,陸誠整天就拿著平板電腦看戲曲視頻,邊看邊唱得不亦樂乎。
陸誠畫畫更是一絕。打開 .腦,放一段摺子戲,來一段昆醜的唸白:“我當禁卒管牢囚,十人見了九人愁!有錢的,是朋友,沒錢的,打不休來罵不休。哪怕犯人作對頭,作對頭!”
邊唱著,手上也不空閒,照著戲曲家扮相的照片,拿起畫筆在紙上寥寥數筆,一個丑角躍然紙上,透著機靈勁。他的繪畫作品,都是畫那些上了戲粧的名角兒。私底下,他會央求家人去見某個名角兒,甚至用媽媽的手機給人家發短信,不管別人是否把他母親當做“花癡”……他會當著名角兒的面詢問某年某月某日你是不是在哪唱戲,你和別人的唱腔有什麼不一樣……
採訪結束後的第二天,陸誠的媽媽就幫陸誠買了水彩,他要把崑曲的所有行當都畫出來。第一次畫水彩,他不太會掌握,墨跡把小生的臉都搞糊了。當“書童”的母親則在旁不停用餐巾紙吸水。
叫媽媽“ 額娘”,稱呼老爸“明君”,愛崑曲,愛《甄嬛傳》裏的安陵容。雖然陸誠現在還不具備和同齡人等同的自理能力,但正如他母親説的,因為“特別”,陸誠從中國刻板的應試教育中出局了,反而得以盡情釋放著自己的天性,這未嘗不是一種福氣。(文_《三月風》雜誌記者 白帆 攝影_《三月風》雜誌記者 張立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