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雷鋒精神 建設文明社會——公益路上,我們“雷”厲“鋒”行
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全國大學生就業公益計劃 >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2日 16: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青年報
2011年度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招考網上報名已經結束。截至10月24日24點,共有130.5萬人通過資格審查,比去年略少,還有16.8萬人招錄機關正在進行資格審查,整個資格審查工作將於10月26日18點結束。
從上述數據看,2011年公務員報考人數可能要略低於去年——去年通過審核的人數達到146萬——但平均80人爭奪一個崗位,以及競爭最為激烈的職位報錄比達到了4666:1的現實,還是讓大家再次見識了“公務員報考熱”。
需要注意的是,2011年公務員報考人數略有減少,還有客觀原因,這就是有的崗位明確要求報考者具有基層工作經歷,提高了“經歷門檻”。此前有媒體報道,一些公務員職位在報名審核時,就對報考者進行委婉的“勸退”,提醒他們的經歷沒有競爭力。如果沒有提高“經歷門檻”因素,2011年公務員報考創下人數和最熱門崗位報錄比例新紀錄當無懸念。
對於“公務員熱”,輿論從2007年起就呼籲“降溫”,而那年的公務員報考人數不過60萬。可是,此後卻逐年“升溫”,2008年,報考人數達到80萬;2009年報考人數突破百萬,達到105萬。
公務員工作本身的吸引力,包括工作穩定性、福利待遇的優越性、“官本位”社會中的為官情結,自然是十分重要的原因。這已經有很多分析,不再贅述。導致公務員報考熱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學生就業難。借用有關專家對大學生就業形勢的預測——未來10年大學生就業形勢將持續嚴峻,“公務員報考熱”與“大學生就業難”,將相生相伴成為常態。
根據2011年公務員報考已通過資格審查人員的情況看,報考中央機關及其省級直屬機構的共有32.7萬人,其中具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人員19.1萬人,佔58.4%。報考縣級以下職位的共有79.4萬人,其中應屆高校畢業生佔57.2%。僅後者一項,應屆大學畢業生就達45.4萬。如果再加上前者中的應屆高校畢業生,在報考公務員的大軍中,應屆畢業生將是“半壁江山”。
對於這些應屆畢業生來説,報考公務員的心態,並非如一些評論所説,將其作為就業的首選——根據對大學生就業的調查,首選為國有大型企業,其次為跨國企業,再其次為機關事業單位——畢竟公考招生人數有限,這次公考只有1.6萬個職位,更多大學生是將其作為就業的一個出路,即明知希望不大,但卻要去嘗試一下。不少應屆畢業生把考公務員當成了一次“練兵”的機會,這與他們在人才市場上見到用人單位就投簡歷,並沒有太大不同。
可以説,公務員報考人數突破百萬的步伐,是和大學畢業生從2009年的610萬,到2010年的630萬,再到明年的650萬完全同步的。這麼大群體的畢業生,只有10%嘗試報考公務員,就將是60萬以上!如果未來幾年不出臺進一步限制大學畢業生報考公務員的政策,公務員報考人數必然保持在百萬以上。
筆者認為,給公務員報考降溫的關鍵之一,在於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建立起大學生就業長效機制。
如何建立大學生就業的長效機制?這從公務員報考中就可以得到啟示——據報道,距離截止日期還有一天,還有接近200個職位無人通過審核。記者發現,這些職位中有些是多年的“冷板凳”,比如職位要求非常專業的民航、工作條件比較艱苦的海事部門等。這種持續多年的報考冷熱不均,説明報考者關注的並非公務員身份,而是職業本身的吸引力,包括工資待遇、工作環境、成長機會等等。
分析我國近年來解決大學生就業難所做的工作,客觀上説,應急的、短期的考慮多於長期的系統規劃,沒有從産業結構的調整、提高基層工作本身的吸引力來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在産業結構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服務業在GDP中的比重僅為40%,而服務業是容納大學生最多的産業,這導致解決大學生就業的途徑欠缺,只有鼓勵大學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到農村基層。如果大學生到基層、中小企業能發揮所長,倒可雙贏,可遺憾的是,在許多地方,基層工作的內涵並沒有提升,大學生們就是到了基層,心中想著的卻是以基層的經歷去報考公務員,離開基層。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就業的選擇,讓大家把就業的目標局限在少數領域、少數地區、少數行業。
因此,要讓公務員報考熱降溫,就需擴大就業的選擇,創造有效的社會需求,縮小各行業、各崗位的福利待遇差距。這實際上也是一個解決“就業焦慮”的過程。蔣理(上海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