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公益資訊 >

香港防災教育很划算 開支少見效大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04日 16: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風雨由天定,安全在人為

  香港的自然災害主要是颱風,以及由此引發的暴雨、洪水和山體滑坡。

  20世紀70年代初,在高速發展和缺乏風險管理的情況下,香港建造了大量不合安全標準的斜坡,導致發生多宗滑坡災害,傷亡嚴重。為了更有效地防治滑坡災害,香港當局在1977年成立了土力工程處,專責規管山邊的發展和邊坡的設計、建造和維修。土力工程處的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宣傳及公眾教育。

  土力工程處統計顯示,全香港57000個大型人造斜坡中,約1/3屬於私人所有,單靠政府努力,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安全問題。安全教育會讓業主明白,維修斜坡可以防止山泥傾瀉,從而使業主主動定期維修斜坡,降低山泥傾瀉幾率。

  “山泥傾瀉警告勿輕視,遠離斜坡莫遲疑”,這是一句在危險地帶常見的標語。香港大多數市民都知道,山泥傾瀉警報生效時,應遠離陡坡,避免駕車經過山坡地區,受山泥傾瀉威脅的房屋居民,應前往安全地點暫避。市民應取消非必要的約會,儘量留在家中。

  “做好防災減災工作,事前的教育推廣十分重要。”香港天文臺科學主任陳營華認為。與自然災害帶來的巨大損失相比,防災減災教育無疑是一項“划算”的工程。土力工程處報告稱,在降低山泥傾瀉風險方面,公眾教育所需的費用遠低於工程開支。

  “風雨由天定,安全在人為。”香港天文臺前臺長林超英説道,防災減災的重點應放在提高民眾的災難意識和對有關自然現象的理解上。“風雨始終會來,是否造成傷亡全看我們自己事前做了什麼準備。”

  預警信號普及進課本

  香港的每一個中小學生,都知道預警信號的基本含義。香港中小學課本,會教學生理解有關氣象警告信號和機制,及如何應對各種自然災害。土力工程處就參與了新高中學制地理及化學科課程教材編制,提供相關資料,包括14本書冊、海報、宣傳品等,以提升師生們對斜坡安全的知識。

  政府部門還會在電視臺播放宣傳片,在繁華地帶派發宣傳品,舉辦巡迴展覽、安全講座、攝影比賽等。比如,土力工程處曾製作短片——“山泥傾瀉警報生效期間怎樣保護家人和自己”,在雨季來臨前在電視臺播放。

  “8號風球懸挂後,應留在室內安全地方;紅雨警告時空曠地方工作人士暫停作業;家中應備有微型收音機、手電、哨子等應急用品……”這是香港政府保安局編制的《趨吉避兇建議手冊》中的內容。保安局曾通過民政事務總署、社會福利署、教育署派發1萬本小冊子,還派發10萬張印有防災指南的書籤。

  香港天文臺出版的《基礎氣象知識》,每本售價港幣40元,向大眾推廣氣象知識,讓市民更了解影響香港的天氣系統,提高防災減災意識。這本書共有101頁,以淺白的文字介紹基本的氣象知識、天氣觀測技巧、香港常見的天氣情況,以及溫室效應和氣候變化等全球現象。

  企業合同寫明防災措施

  香港700萬人口中,有近365萬的就業人口,企業成為防災減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企業內很多防災減災教育,是潛移默化進行的。比如,每一名新進員工簽訂雇傭合同時,會看到合同中清楚寫明黑色暴雨和颱風警報時的應急措施。

  另外,《僱員補償條例》也規定,在8號或以上颱風警告或紅色、黑色暴雨警告生效期間,僱員在上下班途中遇到意外而受傷,均劃為工傷,僱主需負補償責任,員工維權有法可依。

  企業特別是公共部門的企業,在明確責任的同時,對危機教育的宣講也不遺餘力。比如港鐵公司,作為香港最大型的運輸系統,定期舉行各種公眾教育活動,並與香港警務署、消防處、醫院等緊急服務部門定期進行演習,一來可使廣大乘客有應急響應、處置的意識和技能,二來也讓員工掌握緊急事故來臨時的應變和疏導程序。

  2004年1月5日,尖沙咀至金鐘車站之間發生一起列車縱火事件,在4分鐘之內港鐵便安全疏散了1200名乘客,未造成人員死亡。

  颱風來時,天文臺一旦挂8號風球或發佈黑色暴雨警告,香港便停工停課。市民回家,社區就成了應對自然災害的最後一道防線。

  社區的管理者主要是物業管理處,他們與一般上班族不同,即使在8號風球期間仍需要正常上班,維護社區和住戶的安全。

  據在新界大圍金禧花園物業管理處工作的蕭先生介紹説,社區應對暴雨、颱風等自然災害時有具體的指南,比如貼出指示牌、適時關閉游泳池等公共設施、風勢太大時將所有落地玻璃以膠紙貼牢、檢查住戶門窗等等。颱風到來時,只需要按指引照章辦事即可。

  但社區裏住戶眾多,要保證天災襲擊時沒有傷亡,更關鍵的是住戶配合。為此,香港社區的物業管理部門積極打造“預防文化”的氛圍。比如不定期地舉行消防安全或應急處理的指導課程。另外,派發政府的應急教育宣傳單,並在公告欄張貼。更重要的是,定期舉行消防和應急演習,這種趨於常態化的應急練習讓住戶真的面對危機時能做到從容不迫,有序脫困。土力工程處也與香港物業管理公司協會等機構舉辦活動,圍繞斜坡安全等問題安排講座、研討會及短期課程。

  不過,雖然時時處處都有安全教育,仍有人批評香港人面對自然災害時的僥倖心理。比如,並非所有市民都按照保安局的防災指引,在家中備有應急物品。整體而言,香港市民的防災意識較高,但與日本等國家相比,仍顯薄弱。

  目前,香港的防災減災工作分散在保安局、運輸及房屋局、民政事務總署、運輸署、路政署、水務署、渠務署、土力工程處及電訊管理局等多個政府部門。有市民建議,政府應建立一個防災救災的責任部門或機制,把分散的政府多個部門的災害救援功能加以整合。

熱詞:

  • CNTV
  • 愛公益
  • 公益
  • 防災減災
  • 防災意識
  • 防災措施
  • 防災教育
  • 香港
  • 基礎氣象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