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公益資訊 >

各地就業率成為政績硬性指標 納入政府考核體系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29日 10: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大批求職者在河南人才市場裏尋找就業機會。

       各地就業完成情況 納入政府考核體系

  就業率為何會成為政績“硬杠杠”

  在外需疲軟、經濟增速下滑的背景下,就業問題開始受到重視。中央政府最近再次強調就業的重要性,要求各地把就業指標納入政績考核中。溫家寶總理強調,在制定國民經濟發展規劃、調整産業結構和産業佈局時,優先考慮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結構、創造良好就業環境的需要,探索建立經濟政策對就業影響的評價機制,把就業完成情況納入政府綜合考核體系。

  招工難和就業難並存

  今年我國就業形勢依然嚴峻。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尹成基介紹,2012年城鎮需就業的勞動力達2500萬人,比“十一五”時期的年均數多100萬人,其中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680萬人,是本世紀初的6倍多。他説,2012年就業總量矛盾和結構性矛盾依然非常大,另外,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招工難和就業難並存。不僅技術工人短缺,普通工人也短缺。就業難主要是大學生就業難。

  “現在的就業形勢比較複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張麗賓告訴本報記者,“十二五”時期是勞動力供給的高峰期,當前不僅就業總量壓力大,而且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勞動力的需求和供給很不匹配。

  業內人士分析説,當前勞動者技能與崗位需求不相適應、勞動力供給與企業用工需求不相匹配的結構性矛盾越來越突出。據人社部監測,招工難從沿海向內地蔓延並呈常態化的趨勢更加明顯,技能人才和普工雙短缺的特徵更加突出。很多地方的技術工人處於嚴重短缺狀態,僅製造業高級技工的缺口就達400余萬人。

  同時,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外需疲軟、內需不足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下,就業形勢愈加嚴峻。統計顯示,經濟增速下行對就業的影響已開始顯現,以廣州為例,上半年新增就業人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而今年出現的農民工返鄉潮也是一個跡象。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

  “就業乃民生之本,促進就業是政府的責任。”對於把就業納入政績考核的原因,張麗賓認為,目前我國經濟增速下行壓力加大,各地自然把保增長放在工作首位。國務院在此情況下再次提出就業問題,是強調把民生放在首位。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永遠都要強調。

  政府一直以來都把擴大就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都放在與經濟發展一樣重要的位置。據了解,2007年時在就業促進法中就已提出以考核方式促進就業,此後,開始有地方將就業作為政績考核的指標之一。專家指出,此次政府再次強調把就業納入地方政府綜合考核體系,説明這項制度將在全國範圍內進一步深化。

  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陳天祥認為,將就業完成情況納入考核體系是一個好的開端,但政府應當摒棄傳統的僅以“結果導向”的考核,而應將政府績效管理的重點放在對過程的管理上。

  扶持中小企業吸納就業

  在當前較為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應如何提高就業率?專家建議,一方面,各地領導要提高對就業問題認識的高度,要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制定的一系列積極的就業政策;另一方面,要扶持中小微企業,同時發展第三産業,為勞動者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溫家寶強調,積極扶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型企業是穩定擴大就業的主力軍。要認真落實扶持政策,減輕企業負擔,優化發展環境。據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統計,中小企業提供了75%以上的城鎮就業機會。

  但當前中小微企業發展面臨諸多困境,在自身生存都成問題的情況下,自然不能大量招工。因此,專家建議,政府應當給予中小微企業更多優惠政策和金融上的幫助,扶持小微企業也是穩定就業的重要手段。

  也有專家認為,在強調增加就業數量的同時,更要注重提高就業質量。張麗賓指出,經濟轉型,就業也在轉型。解決就業問題從長期看,國家要制定人力資源開發戰略,對新成長勞動力的教育培訓要適應勞動力市場的需要,切實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和質量,為勞動力市場提供有效供給。

  陳天祥認為,政府應當從宏觀的調控上引導經濟的轉型,重要的是擴大就業機制,可以從財政支持、就業與再就業培訓體系建設、優惠政策、直接購買勞動服務等方面幫助擴大就業,並以這些行動作為對績效的考核標準。

熱詞:

  • CNTV
  • 愛公益
  • 公益
  • 各地就業率
  • 考核方式
  • 政績硬性指標
  • 政府考核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