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公益資訊 >

修訂社會組織管理三條例規範我國NGO的未來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30日 10: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公益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是我國民間組織登記管理機關。日前,記者就有關社會組織(NGO)發展相關政策法律環境問題,採訪了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副局長李勇。

  法規在不斷調整

  記者:NGO和民間組織在概念上有什麼區別?

  李勇:國際上通稱的NGO,強調的是獨立於政府之外的非營利組織,與企業和政府相並論。許多學者認為,我國民間組織與NGO的概念基本相同。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世界各國對NGO的理解並不完全一樣。我國採用“民間組織”這個概念,很大程度上是考慮了我國的文化習慣和歷史因素。

  記者:我國NGO發展的現狀如何?

  李勇:我國民間組織概分為社會團體、基金會和民辦非企業單位三大類。截止2002年底,全國經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團體已達13.3萬個,基金會1268個,民辦非企業單位11.1萬個,涉及教育、衛生、體育、社會福利等多個領域。民間組織已成為我國最具發展潛力的社會組織之一,並且與企業、機關、事業單位一起,成為中國重要的社會組織。

  隨著我國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轉換,我國民間組織,特別是行業協會的作用將越來越大。

  記者:有關民間組織管理法規的調整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李勇:去年至今,民政部配合國務院立法部門對《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和《基金會管理條例》(以下簡稱“三大條例”)進行修訂,修改不適宜的條款,加入新的管理內容,使其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期間,民政部和國務院立法部門多次組織專家學者、民間組織負責人和行政管理幹部徵求意見,內容涉及民間組織的概念、管理體制、社會監督、主體自律和扶持保護措施等。

  此外,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正在配合有關部門對民間組織稅收、財務、會計、票據、工資、人事管理和員工社會保障等政策進行立項調研,爭取制定政策法規,儘快將民間組織的日常管理工作全面納入法制軌道,滿足民間組織發展的客觀需要。

  記者:有人把我國的NGO一分為二,一是由原來政府相關部門演變出來的“官辦NGO”,二是由民間自發組建的“草根NGO”。政府對這兩種組織的管理措施會有哪些不同嗎?

  李勇:簡單切為“官辦”和“草根”兩種的分法是不夠完整的。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國相當一部分社會團體是由有關部門、事業單位設立或轉化而來的,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這些社會團體發揮了應有的社會作用。問題在於,我們要儘量克服其弊端,使之按照章程活動時保持應有的獨立性,但這需要時間和努力。

  行業協會可以是一個例外。縱觀世界許多經濟發達國家,很多行業協會都接受了一部分政府委託的事務,它們身上或多或少有點“官氣”。所以,將行業協會與普通NGO在部分行政管理上分開來,分類指導,可能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在修訂“三大條例辦法”的過程中,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具體的管理措施。同時,民政部今年的工作重點之一是培育發展行業協會和公益性組織。

  單一登記制還在論證

  記者:據説有不少社會團體沒有到民政部門登記,這一部分如何管理呢?

  李勇:的確有一些社會團體沒有在民政部門登記,有人估算在民政部門登記的NGO大約只佔到實際數目的1/5,但我沒有做過這方面的統計。有些情況是可以分析原因的,如有的是法規允許備案或免於登記的;有的是一些人認為法律登記的條件夠不上、手續麻煩,索性不登記就開展活動了;有的基層組織認為自己規模小,活動又在社區,登不登記無所謂;有的是在其他部門審批的;有的則是別有企圖,等等。針對這些情況,我們要加大普法力度,多做宣傳教育工作;對非法民間組織,登記管理機關要依法予以取締。至於登記標準的適度問題,前面説過,有關部門很重視,正在研究當中。

  記者:國際通行NGO登記管理單一制,而我國則採用“歸口登記、雙重管理”的制度。有關部門是否在考慮採取單一登記制?

  李勇:歸口登記大家沒有異議,因為民間組織進行身份法律認證是必要的。“雙重管理”是指每一個社會團體都要接受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單位的管理,在實際過程中有不少議論。在“三大條例”的修訂中,有學者提出單一登記制。負責立法的有關部門對這些意見非常重視,結合我國的國情進行了深入論證。具體情況要到條例頒布後才能知道。

  記者:我國現在發展NGO的困難和問題主要有哪些?

  李勇:一是社會上存在對民間組織地位、作用認識不充分的現象,對民間組織的存在有誤解,社會環境需要進一步改善;二是現有政策法規不健全,如公共財政制度、稅收制度等不利於民間組織的發展;三是有的民間組織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不夠強,能力建設比較薄弱,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據《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