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公益資訊 >

台灣女記者辭去高薪工作投身四川麻風村教育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23日 15: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張平宜

  在過去的十多年裏,這個台灣女記者放棄了原本衣食無憂的優越生活,投身四川涼山一個麻風康復村的教育事業。為了讓這些與世隔絕已久的孩子能儘快地融入現代社會,她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苦努力——

  儘管已經過去了11年,第一次進入麻風康復村的情景,張平宜依然歷歷在目。

  “那真是個被刻意遺忘的黑暗角落。”這個台灣女人緩緩地説。

  那時,她還是台灣《中國時報》的資深記者。為了採訪大陸麻風康復村的現狀,她多方詢問後,來到了四川省西部一個叫大營盤的小村莊。

  這兒曾被人稱為“隱形的村落”。從1959年開始,因為麻風病的蔓延,當地政府在此建立了麻風康復村,對麻風病人實行隔離集中的治療,並持續了半個多世紀。

  在村子裏,張平宜看到,許多麻風病患者只能拖著殘缺的四肢在地上爬行,身後帶出一道道血痕,在自己的採訪筆記裏,她這樣描述道:“他們的肢體被細菌吃掉了,就好像蠟燭燃燒後融化變形。”

  村莊裏到處都是遊蕩的孩子,他們不再有父輩那可怕的疫病,眼神裏流露出野性的天真。這讓這位兩個孩子的母親不由自主地想到,“這裡總該有所學校吧?”

  唯一的小學,在海拔1800米的山上。教室是兩間破土房子,沒有一扇完整的窗戶。學校的招牌,是小偷唯一看得上的財産,早已被盜。這裡擠著70多個學生,大部分只能站著聽課,孩子們的臉都很臟,“臟到只能看見兩顆眼珠子”。

  如果連這所學校都垮了,張平宜不知道這些生長在麻風病陰影下的孩子還能有什麼希望。這個一直生活在大城市的女人向老師許諾:“你留下來,我去籌錢蓋一所新的學校。”

  2002年,正如她承諾的那樣,嶄新的教室已經在大營盤落地生根,而這個台灣女人的命運,也和這個一度被外界遺忘的村莊緊緊地連在了一起。2003年起至今,她辭去百萬年薪的工作,在海峽對岸開辦“中華希望之翼服務協會”,致力於大營盤麻風病人的子女教育。

  最開始,她將自己的動機解釋為一種“最樸素的母性”。但現在,她的長期願望是,“讓這些麻風病人的子女都能正常地融入外部社會。”

 

公益關鍵詞:

          

         低碳         艾滋病     戒煙     無償獻血     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