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公益資訊 >

樂見對陳光標式慈善的“暴力”指責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8日 11: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1月26日至2月1日,陳光標率領50余位大陸企業家赴臺,捐出新台幣近5億元(合人民幣1.12億元),在春節前為台灣低收入戶及弱勢族群寒冬送暖,每戶原則1萬元,給貧困者最多5萬元慰問金,至少上萬人受惠。“如果以喪失受贈人的尊嚴來獲得自己的某種滿足,這是一種慈善的暴力行為。”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在接受採訪時直言不諱地説,“陳光標式慈善”是一種慈善的倒退。(《公益時報》2月17日)

  不公開難避不透明之問,公開又招致同行的“暴力”指責。慶倖的是,自認為“嘗到慈善甜頭”的陳光標,並沒有因為長期以來的質疑乃至指責,而放慢慈善的腳步;對於當前的慈善現象,慈善界也不再以“井水不犯河水”而保持沉默——指責本身也是一種監督和進步。

  確實,單從形式上看,陳光標式慈善頗為“張揚”,但作為民間慈善的耀眼一脈,陳光標也有諸多無奈:過去慈善體系因存在操作過程不夠透明的硬傷,屢遭公眾質疑。另一方面,大陸富豪對慈善比較消極。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周慶安就曾指出,“在中國的慈善基金中以企業家個人名義捐贈的資金比例不到10%,社會財富階層投入社會公益的比例和自己佔有的財富並不相當。”

  對那些急需外界幫助的貧弱群體而言,陳光標這樣的“開放型”慈善雖然有些惹眼,但相較于既有慈善模式,這樣的慈善更為透明和實惠,而且受助者無需背負“感恩債”。陳光標式慈善自有其植根于社會的“肥沃”土壤,某種意義上,這類慈善的“發揚光大”也是勝出傳統慈善模式的結果。

  不得不指出的是,當前國內的民間慈善發展充滿困難和變數。作為民間慈善先行者的壹基金,在歷經重重挫折後,才取得了來之不易的公募資格。前不久,面對美國慈善界“泰斗”——蓋茨和巴菲特的慈善宴會邀約,針對更前衛的“裸捐”理念,國內一些“先富群體”也表達了各種不同見解。而一些富豪出於“樹大招風”的顧慮,對慈善事業瞻前顧後,難有大作為……

  作為同行的徐永光,其對陳光標式慈善的“非議”並非毫無道理。倘遵循國際先進慈善理念,尊重受助者的尊嚴與感受是慈善的應有之義,幫助受助者掌握脫貧之道也是根本之策。毫無疑問,對先進的慈善理念確應大力推崇,對國際慈善事業發展的漫長歷程,當然沒必要一一重復,但對於急待構建全新慈善理念的中國,民間慈善事業的勃興,還難以繞開陳光標這樣的“粗放”模式。

  就國際先進慈善理念的發展歷程來看,大的方面離不開制度建設,小的方面離不開慈善先行者的不斷摸索與嘗試。不管如何發展,先進慈善理念的確立乃至付諸現實,往往離不開充分的爭論,特別是競爭。從這層意義上看,我倒是樂於見到慈善同行對陳光標式慈善的“暴力”指責。畢竟,爭論是推動中國慈善事業不斷發展進步的重要驅動力。再者,蓋茨和巴菲特的“裸捐”式慈善,無論在美國還是歐洲,不也曾遭遇一些抵制與非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