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旅遊頻道 > 廣西頻道 >

百色淩雲:茶葉種植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搖錢樹”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1日 14:08 | 進入旅遊論壇 | 來源:新華網廣西頻道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4月29日,廣西淩雲白毫茶産業園開工建設,圖為領導和嘉賓為産業園奠基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攝

  4月29日,廣西淩雲白毫茶産業園開工建設。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攝

  新華社網廣西頻道5月9日電(記者王軍偉)“廣西淩雲縣沙裏瑤族鄉浪伏村浪伏有機茶園的茶農王明中告訴記者。 

  在浪伏村,像王明中這樣通過種茶致富的村民還有很多。當地幹部介紹,浪伏村共有1656人,現有有機茶園2710畝,年産30噸至40噸有機茶。2011年,該村産值約1500萬元,人均年收入8000多元,茶葉畝産近6000元。 

  浪伏有機茶園的茶農向啟社家住淩雲縣邏樓鎮,家裏的幾畝坡地每年都是種植玉米、大豆等作物,每畝收入不到200元,生活貧困。6年前,聽説在浪伏有機茶園可以承包山地種茶時,他就來到這裡承包了20畝茶,每年收入有4萬多元。“現在我們全家都過來種茶了,兒子也靠我種茶的收入讀完了大學。”向啟社笑著説。 

  記者了解到,目前淩雲縣有茶園面積11.2萬畝,年産幹茶3500多噸,已開發出綠茶、紅茶等六大茶類20多個系列産品,白毫茶已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浪伏牌”有機茶被歐盟認證為出口免檢産品,淩雲也先後獲得中國名茶之鄉、全國無公害茶葉生産基地示範縣等榮譽稱號,茶種植已經成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搖錢樹”。 

  淩雲縣縣委書記黃彩畢介紹,除了茶葉種植外,淩雲縣還在不斷探索茶葉産品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實現富民和富縣相結合的目標。如今,淩雲縣已有108家茶葉加工廠,全縣6萬多人從事採茶、制茶等工種。 

 

  4月29日,廣西淩雲縣舉行茶文化旅遊節,圖為開山祭茶儀式。

熱詞:

  • 搖錢樹
  • 種植
  • 茶文化旅遊節
  • 農民
  • 廣西淩雲縣
  • 種茶
  • 有機茶園
  • 茶農
  • 産業園
  • 旅遊産業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