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旅遊頻道 > 廣西頻道 >

壯鄉林農:不砍樹也能富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9日 10:45 | 進入旅遊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特刊:國家(省)區域發展戰略專刊——廣西篇

  “種出這麼好的靈芝,全靠這片林。”在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懷寶鎮一片茂密樹林裏,望著正破土而出的褐色芝頭,張玉球滿心歡喜。“以前,我們都靠砍木頭放排為生。現在,我們"扔掉伐木斧頭"找到了林下種靈芝的新"財路",全鎮已有1000多戶鄉親種靈芝,戶均增收2000多元。"靠山吃山"有了新"吃"法。”

  近年來,作為林業大省區和林改重點省區的廣西,堅持生態立區、綠色發展,把發展林下經濟作為林改後激活林業生産力和建設林業強區的重要突破口,強化組織領導、加強政策引導、創新發展模式,讓林下經濟成為廣西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廣大林農嘗到了“不砍樹也能致富”的甜頭。2011年,廣西實現林下經濟産值228億元,經濟總量和綜合效益領跑全國,450多萬林農通過發展林下經濟人均增收1000多元。

  2011年10月9日至10日,高規格的全國林下經濟現場會在廣西成功召開,向全國推廣廣西的典型經驗和成功做法。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認為,廣西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實現了“生態受保護、農民得實惠”的雙贏,積累了寶貴經驗,在全國鞏固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成果方面樹立了一面旗幟。

  廣西適宜發展林下經濟的林地近9000萬畝,佔林地總面積近四成,相當於耕地總面積近1.5倍。農戶人均擁有林地7畝左右,是農戶人均擁有耕地的3倍。

  “充分利用林下的土地資源和林陰優勢發展林下種養,投入少、見效快、易操作,使林農近期得利、長期得林,實現以短養長、長短結合,破解了林業生産週期長與林農投入有限的難題。”廣西林業廳廳長陳秋華認為,發展林下經濟既順應了廣西的區情、林情,又有利於林業可持續發展。

  謀定而後動。眾多全國第一昭示著廣西發展林下經濟的智慧與決心:全國第一個以自治區政府的名義下發《關於大力推進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全國第一個以自治區政府的名義制定林下經濟發展規劃,全國第一個以自治區政府的名義設立發展林下經濟專項資金;全國第一個開展自治區(省)林下經濟統計工作……

  “林下”一步棋,盤活萬重山。短短數年間,廣西林下經濟便如雨後春筍般競相“破土”冒尖。目前,廣西林下經濟已形成三大板塊(桂東南林下養殖和林下産品加工板塊、桂中桂西林下種植板塊、桂北桂東北林下旅遊板塊)、四大類型(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林下産品採集加工、林下旅遊)、八大模式(林藥、林菌、林花、林草、林禽、林蜂、林下藤芒加工、林下休閒遊)的良好發展格局,林下經濟已經成為廣西山區林農脫貧致富的新途徑,成為扶貧開發的突破口。

  “目前,廣西還有7600多萬畝條件適宜的林地有待利用,發展林下經濟空間廣闊。”陳秋華表示,今後廣西將不斷提高林下經濟的規模化、集約化、産業化、品牌化、信息化,“十二五”期間,全區計劃發展林下經濟5000萬畝,産值達到500億元,通過發展林下經濟實現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的林農累計達到2000萬人,在總量上、質量上、效果上、品牌上爭當全國林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

熱詞:

  • 壯鄉
  • 林農
  • 砍樹
  • 破土
  • 增收
  • 種植
  • 養殖
  • 林地
  • 創新發展模式
  • 農戶
  •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