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中國人民經歷了生活的苦難——饑餓,生活必需品的極度匱乏,60年代生活關鍵詞:三年困難時期,代食品,綠軍裝,雷鋒,紅衛兵,知識青年,赤腳醫生,紅寶書,反修防修。
50年代末,“總路線”、“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當時稱為“三面紅旗”)席捲中國,加上其他天災人禍,中國人民進入了後來被稱為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也叫“三年困難時期”。
進入1960年春,糧荒問題日見嚴重,為了能用有限的糧食做出更多的飯,這年1月上旬,在西安還召開了一次全國性的“增量做飯法”先進經驗交流會。會後不久,廣西柳州地區在大力推廣“增量做飯法”時,提出了一些主要的方法,如所謂的雙蒸法:辦法之一是將米放進罐內幹蒸20分鐘,然後加水,每斤米加水3斤3兩,用猛火蒸40分鐘即可。辦法之二是將米幹蒸半小時後分裝入罐,加上涼水,1斤米加4斤水,用猛火蒸1小時即可。雙蒸法能使每斤米出飯5斤,比原來能增加40%以上,且飯粒不爛,味道好。
“糧食增量法”或“增飯法”,遼寧黑山縣可謂是發源地。1959年5月,該縣大虎山衛星人民公社三台子副業生産隊創造了“苞米食用增量法”。但黑山在推廣這一“先進經驗”之初,有些幹部群眾對此表示懷疑:“無土不砌墻,加水不能頂糧,出的最多,也不過是多加點水而已。”有的甚至諷刺説:“增量增量,米泡膨脹,餓壞肚子,撐壞膀胱。”但黑山縣“苞米食用增量法”還是被要求推向全國各地。
同時,由於口糧標準低和副食品嚴重短缺,人們攝取熱量不足,不少群眾患了浮腫、肝炎等疾病。
當時,一些地方規定,經醫院確診“無誤”可領取“康復粉票”一張,憑票到指定地點可買“康復粉”一份(麥麩、豆粉與砂糖摻制),每日用開水衝食數次。據老者回憶:“療效還行”。
鋻於農村嚴重缺糧的緊張形勢,
所謂代食品,是指人們用於充饑,但在正常年成不作為食品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化學合成物等。
三年困難時期的代食品主要分為四類:第一類為農作物類代食品,它包括各種非災難年份人們不曾食用的農作物的秸稈、根、葉及殼類,如水稻、小麥、大麥、玉米、高粱等的葉、稈、根及玉米皮、玉米芯、稻穀殼等,以及薯類作物的葉、莖、根等。
第二類為野生代食品,是指野生植物的秸稈、根、葉、皮、果實等,如榆樹葉、樹皮、橡子、芭蕉芋、蘑芋、石蒜、土茯苓、大百合、野莧菜、洋槐葉、沙棗、鴨跖草之類。
第三類為小球藻、紅萍等浮游植物。小球藻是一種球形藻類,直徑僅數微米,體內有一綠色杯狀或板狀色素體,種類繁多,生長于淡水中。小球藻最初是用來當豬飼料的,
第四類指合成類代食品,如“人造肉精”、“人造肉”、葉蛋白等,它們相對於前三類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而且有一定的技術含量,因此也被稱作精細代食品。
利用麥秸、油菜秸稈、谷殼、豆稈、豆殼、玉米根、玉米稈、玉米包皮、玉米芯、高粱稈等製作澱粉。在各種農作物中,玉米從“飼料之王”,提到“雜糧首要地位”,一直到“主糧地位”。以甘薯的莖葉、木薯的塊根、芭蕉芋的根作為代食品,也被推廣,而南方的廣西等地大種“費工少、成本低”的木薯,用它的塊根和葉做成食品。(熊新文:《共和國史上的代食品運動》,2006 年7 月3 日《新聞午報》)
在糧食極度匱乏的情況下,採集和生産各種代食品,不失為一種動員群眾渡過難關的辦法。不過,許多代食品,幾乎沒有什麼營養可言,仍難以遏止浮腫病和非正常死亡的發生。
1962年2月北京市菜票(拾天)票樣(右)。——北京市檔案館提供
三年困難時期,國家大規模開發北大荒
責編:田智鋼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