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在西部大開發十週年寧夏農業發展新聞發佈會上,寧夏回族自治區農牧廳副廳長張柱,就10年來寧夏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情況向區內外數十家媒體進行了通報。他感慨道:“西部大開發政策實施以來,是寧夏農業發展最好、農村變化最大、農民得到實惠最多的10年。”
更新思路因地制宜 完成生態移民20萬人
隨著寧夏對於區情認識的不斷深化,指導農業農村工作的思路也由原來的“兩分法”即川區和山區,變為如今的“三分法”即引黃灌區、中部乾旱帶、南部山區。引黃灌區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中部乾旱帶加快推進節水高效特色農業建設,南部山區加快推進生態特色農業建設,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指導性明顯增強。並對居住在生態失衡、乾旱缺水、偏遠分散、不具備基本生存條件的乾旱帶20多萬人,實施整村搬遷。這一順應自然規律、因地制宜的思路,對於寧夏中部乾旱帶和南部山區從根本上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構建農民抗旱增收長效機制,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生産能力穩步提升 2009年再創歷史新高
作為一個小省區,寧夏已經是全國5個人均糧食佔有量超過500公斤的省區之一。十年來,寧夏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機遇,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穩步提高。隨著“旱作節水農業示範基地建設”等一大批農業建設項目的實施力度不斷加大,糧食生産能力大幅度提高,2008年達到329萬噸,較1999年的293萬噸增長36萬噸;2009預計可達到340萬噸,再創歷史新高,實現連續第六年增産。2009年前三季度,全區實現農業增加值78.1億元,同比增長7.2%。
農業結構調整加快 35家農企銷售收入過億
西部大開發十年來,寧夏農業結構調整步伐不斷加快,農業産業化經營取得突破性進展。
針對産業發展的優勢,寧夏在確立了五大戰略性主導産業、六大區域性特色優勢産業以及兩個地方性特色産業的基礎上,初步形成了以中寧為主體的枸杞産業帶,以中衛環香山為主體的硒砂瓜産業帶,以西吉為主體的馬鈴薯産業帶,以銀川、吳忠為主體的奶牛産業帶,賀蘭山東麓葡萄産業帶,靈武、同心紅棗産業帶,沿黃河淡水魚産業帶。特色優勢農業的産值佔農業總産值的比重達到82%。《關於加快農産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出臺後,財政扶持資金從2006年的近1.2億元增加到2008年的2.83億元,2009年達到3億元,撬動社會投資36億元以上,用於扶持優勢特色産業發展及産業化經營。有3家農産品加工企業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35家企業銷售收入超過億元, 4個特色優勢農産品被農業部評為“中國名牌農産品”。
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步伐的不斷加快也為農業産業化經營提供了堅實的科技力量。據悉,寧夏率先在全國啟動了基層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改革工作,並在去年初步建立了現代農業産業研究體系,一個産業領域由一位相關專家帶隊,形成産業研發、推廣隊伍,進一步加大了與中國農大、中國農科院等區內外科研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聯合與合作。
全國率先封山禁牧 塞上新農村變樣了
2003年,寧夏在全國率先實行了全省境內的封山禁牧,南部山區和中部乾旱帶500萬畝已墾草原實現了退耕還草。封山禁牧6年多來,南部山區年平均降雨量增加了70多毫米,全區乾草原植被覆蓋度增加了50%,荒漠草原植被覆蓋度增加了20%。農牧民收入中來自畜牧業部分由禁牧前2002年的804元增加到2008年的1193元,增長48.4%,草原生態建設和産業發展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塞上農民新居”和山區危窯危房改造工程讓3.37萬戶農民搬進了新居,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改善。全區推廣戶用沼氣池18萬口,太陽灶20萬台,太陽房8萬平方米,太陽能熱水器21萬台,60萬台省柴節能炕灶。受益農戶達到40萬戶以上,年增收節支近4億元。
農民收入增幅連漲 位居西北五省之首
西部大開發十年來,在特色優勢産業、設施農業和畜牧水産業的強力帶動下,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999年的1790.70元增加到2008年的3682元,年均增長8.3%;2009年預計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比上年增長11%以上,增幅連續五年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在西北五省區中位居第一位。
張柱指出,當前我區農業農村經濟雖然已進入最好的發展時期,但同發達省區相比,不論是農業現代化的程度,還是農村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都存在著很大差距。今後一個時期,寧夏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將繼續把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以建設農業“三大示範區”為重點,以100個農業示範園區為抓手,在穩定糧食生産的基礎上,加快“六個百萬畝”工程建設進度,加快發展13個特色優勢産業,加快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加快統籌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步伐,改革創新農村經營體制和機制,為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繼續提供強有力的基礎保障。
責編:王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