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文件突出城鄉統籌 中央支持農民建房擴內需

 

CCTV.com  2010年02月01日 09:3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京報  

      中央支持農民建房擴內需

  一號文件突出“城鄉統籌”,推動建材下鄉、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

  本報訊 (記者李靜睿) 新華社昨日受權發佈了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已經連續第七年鎖定“三農”。針對今年的“三農”形勢,這份名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 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的一號文件,提出了“穩糧保供給、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統籌、強基增後勁”的二十字基本思路方針。

  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

  今年一號文件全文約為12000字,分為健全強農惠農政策體系、提高現代農業裝備水平、加快改善農村民生、協調推進城鄉改革、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五個部分。新華社撰文分析稱,今年一號文件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強農惠農新政策,“強力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是其最大亮點”。

  文件全文多處具有新意,如首次在文件名稱中突出“城鄉統籌概念”、對“三農”投入首次強調“總量持續增加、比例穩步提高”、首次提出要在三年內消除基礎金融服務空白鄉鎮、首次提到“新生代農民工”這一概念等。

  放寬中小城市落戶條件

  根據文件,在土地確權方面,中央將加快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等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力爭用3年時間把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證確認到每個具有所有權的農民集體經濟組織;在戶籍制度方面,將加快落實放寬中小城市、小城鎮特別是縣城和中心鎮落戶條件的政策,促進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並享有與當地城鎮居民同等的權益;增加良種補貼,擴大馬鈴薯補貼範圍,啟動青稞良種補貼等。

  此外,比較受關注的政策還包括把支持農民建房作為擴大內需的重大舉措,採取有效措施推動建材下鄉;大幅度提高家電下鄉産品最高限價,並允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本地實際增選一個品種納入補貼範圍。

  七年一號文件

  持續關注三農

  2004年

  促進農民增加收入

  2005年

  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

  2006年

  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2007年

  積極發展現代農業 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2008年

  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

  2009年

  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

  2010年

  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 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

  首次突出“城鄉統籌”

  本報訊 (記者李靜睿) “三農”問題專家、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教授陸學藝昨日分析,今年中央在一號文件的名稱中首次突出了“城鄉統籌”這一概念,並在文件中多處提及和闡釋,為歷年所未見。

  去年年底召開的農村工作會議中,將“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作為主旨。

  陸學藝分析稱,“統籌城鄉發展”這一概念最早是在中共十六大上提出,隨後中央又明確我國總體上已經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中央的意圖非常明顯,僅僅立足於‘三農’本身,無法讓農村富裕起來。農村和農民真正富裕,最終要依靠城市,這就是今年特別突出城鄉統籌最主要的原因。”

  作為城鄉統籌最重要的抓手之一,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把解決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逐步在城鎮就業和落戶作為推進城鎮化的重要任務,放寬中小城市和城鎮戶籍限制”。在本次一號文件中,深入提出“促進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並享有與當地城鎮居民同等的權益。”

  陸學藝説,“雖然中小城市到底怎麼界定中央還沒有明確説法,我的理解是地級市以下的大概都可以動,到底怎麼動,就還要看各省的試點”。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此前透露,農民落戶城鎮須符合三個條件:是否有穩定的就業;是否有穩定的住所;在城市就業是否達到了一定的年限

  “我們未做好準備接納新生代農民工”

  陳錫文

  防止農民收入陷入徘徊

  記者: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穩糧保供給、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統籌、強基增後勁”。與以往相比,今年這四句話有什麼新意?

  陳錫文:有繼承,也有發展。穩糧保供給,就是要繼續抓好糧食等主要農産品生産,保持市場穩定和價格合理水平,防止糧食生産出現滑坡。

  增收惠民生,就是要千方百計促進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過去6年農民人均收入增幅平均在6%以上,必須堅決防止農民收入陷入徘徊。

  改革促統籌,就是要著力構建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協調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

  強基增後勁,就是要進一步加強基礎建設、強化基礎支撐,全面提升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號文件有三大亮點

  記者:近年來的中央一號文件,都有很高的“含金量”,而且強農惠農政策在不斷強化。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有哪些突出的亮點?

  陳錫文:一是在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上有新政策。“三農”投入以前總量每年或多或少都會增加。現在不僅要求總量增加,而且比例要提高,是個更高的要求。

  二是在改善農村民生上有很多新舉措。比如文件專門提出要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

  三是在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和基層組織建設方面推出了新機制。

  “三農”面臨非傳統挑戰

  記者: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分析了當前我國農業農村工作面臨的形勢,提出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面臨各種傳統和非傳統挑戰。那麼,什麼是非傳統挑戰?

  陳錫文:非傳統挑戰指的是新出現的一些問題。

  當前,我國農村正處於轉型期,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是農民外出後,既不能在城市定居,又不願意回到農村。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到的新生代農民工,指的是以80後、90後為代表的新一代農民工,他們在1.5億外出農民工中約佔60%。相對來説,這些人對農業不熟悉,同時,他們又特別渴望融入城市生活、城市社會,但從制度到心理到具體措施,我們都還沒有做好接納的準備。

  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面臨新情況,一是對外開放度不斷提高,二是城鄉經濟的關聯度顯著增強,三是氣候變化對農業影響日益加大。這種新形勢既帶來機遇,也使我們面臨新挑戰。

  據新華社電

  解讀

  1 修土地法推動土地改革

  【文件】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要嚴格限定在試點範圍內,農村宅基地和村莊整理後節約的土地仍屬農民集體所有,確保城鄉建設用地總規模不突破,確保復墾耕地質量,確保維護農民利益。

  【解讀】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李國祥分析,十七屆三中全會對農村土地政策提出了一系列的部署,但是從今年的一號文件來看,並沒有全部涉及,僅僅進行了部分落實。

  從文件的表述來看,也強調“城鄉建設用地總規模不突破”等原則,看起來似乎比三中全會的部署更為保守,但是我們必須注意到三中全會是從政策層面提出了一些突破,但是法律層面還沒有動,因此文件裏也專門提到要加快修改《土地管理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推動土地政策的改革。

  2 新生代農民工將市民化

  【文件】 鼓勵有條件的城市將有穩定職業並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農民工逐步納入城鎮住房保障體系。著力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統籌研究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後城鄉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解讀】李國祥認為,所謂新生代農民工是指父母本身就在城市打工的新一代農民工,他們大都是出生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的第二代農民工。隨著第一代農民工年齡的增大和逐步返回農村,新生代農民工已經陸續進入城市並成為農民工的主體。

  和上一輩人最大的區別是,他們根本不願意回到農村去,農村對他們而言非常陌生,他們願意在城裏生活。因此怎樣解決這些人的問題,是目前農民工問題的新難點。文件裏提到的措施是立足於解決他們滯留城市的問題,首當其衝的就是將他們納入保障性住房體系,隨後再納入其他社保體系,以逐步達到將他們市民化的目標。

  3 三農支出預計增千億元

  【文件】 繼續加大國家對農業農村的投入力度。按照總量持續增加、比例穩步提高的要求,不斷增加“三農”投入。要確保財政支出優先支持農業農村發展。

  【解讀】李國祥分析,2009年中央財政預算安排“三農”支出達7161.4億元,比上年增加1205.9億元,增長20.2%,這個數字還是在去年財政收入整體狀況不是太好的情況下達到的。我估計,今年的增幅會進一步加大,增加值起碼會在1000億左右。

  4 建材下鄉支持農民建房

  【文件】 把支持農民建房作為擴大內需的重大舉措,採取有效措施推動建材下鄉,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通過多種形式支持農民依法依規建設自用住房。

  【解讀】李國祥説,在調研中發現,農民對於改善住房條件的願望很強烈,很多農民存一輩子的錢,就是為了蓋一棟漂亮的樓房,這一特點可以很好地和目前擴大內需的政策結合起來。

  推動建材下鄉,中央和地方也可以考慮和家電下鄉類似的政策,財政給予部分補貼,或者有一些幅度不大的優惠,以刺激農民的積極性。

  另據記者了解,此前有媒體報道,《擴大建材下鄉政策及實施建議(初稿)》指出,“建材下鄉”政策一旦啟動,每年可增加國內消費至少500-600億元。

  本報記者 李靜睿

責編:程振宏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