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鐵礦石僵局嚴厲拷問鋼鐵業發展模式

CCTV.com  2010年04月20日 13:4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證券報  

    我國鋼鐵産業再不轉換發展方式,不僅會帶來全行業的滅頂之災,而且會成為我國整個經濟健康發展機體上的一個“病毒源”。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最新消息稱,鐵礦石巨頭淡水河谷已經確定向全球實施現貨定價,價格同比上調90%—100%。這一報價遠超中國鋼企的心理價位,雙方談判已經暫停。有鋼鐵分析人士認為:“今年談判很可能再度無法達成結果,隨著淡水河谷和必和必拓對現貨價格的堅持,長協年度定價幾乎不可能再維持下去了。”

    貿易商的抄底、中小鋼企的跟風、國內礦高成本低品位缺乏競爭力而被進口礦排擠出市場,再加之國內企業一盤散沙、各逐其利,偌大一個市場卻不能發出統一的聲音……種種因素終於再次將鐵礦石談判引入進退兩難的困境。

    作為鋼鐵消費大國,中國的鐵礦石需求佔到全球供應量的一半以上,某種意義上,像澳大利亞、巴西這樣的資源性經濟體需要依靠中國需求來維持繁榮。但是作為最大的消費體,我們不但沒有在鐵礦石價格上享受到優惠的中國價格,反而處處被動,時時受到牽制。這究竟是為什麼?

    鐵礦石價格談判雖然有非常強的技術因素,但本質上還是由談判雙方所擁有的資源和所處的形勢與地位決定的。中鋼協一廂情願地強調我們是最大的需求方,“理”應獲得最優惠的價格。其實,即使從“理”上,按哈佛商學院教授、競爭戰略方面的權威專家邁克爾波特提出的五力競爭模型,在供需雙方的議價能力上,規模只是提高議價能力的要素之一,産業集中度、替代品、産品歧義化程度、縱向整合能力等要素綜合決定了雙方的議價能力。

    應當承認,中國目前在鐵礦石價格談判上的被動源於之前數年在鋼鐵業發展戰略上的失誤。比如,大部分鋼企都把發展的重心放在了鋼鐵産能的橫向擴張上,而較少投入到基於鋼鐵産業價值鏈的上遊資源領域。再如,一些鋼企的産業思路狹窄,例如寶鋼作為中國鋼鐵業的龍頭老大,前些年的發展思路是精品戰略(投資汽車、家電板産能),直到後來受到印度鋼鐵巨頭米塔爾的刺激才開始試圖通過收購做大規模,但在國內又受到地方利益的牽制,並購戰略的實施並不順利。

    一直以來,中鋼協試圖實施的策略核心就是採取行政手段實施統一的採購價格,希望以一致對外來達到擊垮鐵礦石巨頭聯盟的目的。從本質上來説,這還是一個比較簡單、基於規模的競爭思維,只能是治標不治本。況且由於鋼鐵行業的投資主體多樣,利益取向複雜,整合的效果並不好。

    問題的關鍵在於,由於企業經營模式的問題,我們的鋼鐵企業比鐵礦石供應商對鋼鐵産量的增長有更強的依賴性;粗放的規模增長方式帶來了産能過剩,也限制了企業的經營靈活性。所以表面看是在鐵礦石價格談判中的主動權問題,本質上是我們的鋼鐵産業當然也包括更大範圍的其他産業的發展模式問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在“加快”兩個字上下工夫,當前鐵礦石談判“被動挨打”的局面就是一個十分沉重的注腳。

責編:張恪忞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