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經濟生活大調查》是中央電視臺聯合國家統計局、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公于2006年推出的年度經濟調查活動。調查將問卷印製在特殊的明信片上,借助中國郵政網絡,面向全國104個城市和300個縣,發放10萬張明信片,調查10個中國家庭的經濟主張。目前調查活動已連續舉辦3屆,最新一屆《CCTV經濟生活大調查》于2009年12月28日正式啟動。歷年的調查結果都將通過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的調查發佈晚會上對社會公佈。現在《CCTV經濟生活大調查》已成為中央電視臺一檔頗具影響力的年度品牌節目, 並連續兩次榮獲中國廣播電視協會年度優秀經濟節目獎。
(一)開創調查領域先河
從調查方式看,它是中國調查領域第一次以明信片為載體的調查活動。
它獨創將問卷印製在免郵資明信片上的調查方法這種調查明信片不但具有填寫簡單、參與方便的特點,還能兼顧調查地區的廣泛性、人群的多樣性,規避了互聯網調查等方式在調查覆蓋面上的缺陷。《CCTV經濟生活大調查》依託已有的、覆蓋最廣泛的郵政網絡,將調查深入到全國的城市、農村、牧區、海島、邊疆。
另外,按一般商業調查的成本計算,要完成10萬人的調查,至少要花費1000萬元,公益主題的調查很難負擔這麼巨大的費用。《CCTV經濟生活大調查》借助既有的郵政網絡進行調查,以小得多的成本完成了一項針對百姓經濟生活的公益性調查,也是對郵政普遍服務的拓展和延伸,建立了調查、郵政雙方合作共贏的新模式。
(二)調查規模、精準度領先
從調查範圍看,歷年大調查活動都輻射到了10萬個家庭,相當於調查數億公民的經濟生活情況,這也是中國傳媒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公眾調查
國家統計局全程介入了調查明信片樣本設計和數據分析。104個城市中,除了4個直轄市,每個城市樣本量都在600枚,涵蓋每一個區;對於300個縣,每個縣則不少於5個鄉鎮。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將調查問卷納入郵票的發行運輸渠道,每年調查動用投遞員超過5000人。2006年10萬張問卷的回收率高達80.2%,創下了民間調查問卷回收率的記錄;2007年回收率超過86%,再創民間調查回收率紀錄。
(三)獨家設置議題
獨家設計調查問題,獨家解析調查數據,獨家發佈調查結果,這些獨家環節讓經濟生活大調查的避免了一般媒體梳理全年經濟時“炒冷飯”的現象,通過主動設置議題,創造了引發社會關注的經濟話題。同時將電視節目與社會活動結合起來,打造了集活動、調查、宣傳、節目、出版為一體的傳播平臺,形成了較強的媒體傳播能力。
(四)全方位的影響力
從大調查的過程看,調查活動到了中央和地方數十家媒體和各大門戶網站的全程報道;從大調查的結果發佈看,每年調查結果發佈晚會,都吸引了大量政府權威人士、眾多國內外頂尖企業家、金融機構、經濟學家、財經媒體總編輯出席。《CCTV經濟生活大調查》所收集的信息多次被全國人大、政協代表寫進了全國兩會議案、提案,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取得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力。
(五)調查凸顯價值
2008年經濟生活大調查,問卷第七題:現有房屋價格情況下您會買房嗎?數據顯示:寧夏9.6%的受訪者表示願意,全國所有省份中比例最高,表現出強烈購房意願。結果:2009年寧夏銀川房價漲幅連續10個月全國第一。
2008年經濟生活大調查,問卷第六題: 2009年您家打算購買以下哪些産品?數據顯示:33.1%的城鎮被訪者選擇了汽車,排在所有備選産品的第三位。32.3%的農村被訪者選擇了汽車,排在所有備選産品的第三位。在人均純收入5千元以上受訪者的選擇中,汽車位居首位,其次是旅遊和電腦。結果:2009年中國汽車市場産銷突破1300萬輛。
2006年經濟生活大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最幸福的是西藏居民,其次是山東、黑龍江。2007年,調查結果顯示,最幸福的是山東居民,其次是安徽、吉林。2008年,調查結果顯示,最幸福的是吉林居民,其次是陜西、山東。
(六)潛在價值巨大
由於《經濟生活大調查》記錄了每個受訪者的所在地、年齡、戶籍、收入等信息,這樣就使最終的調查數據有了數千種細分的方式,相當於建立了一個龐大而健全的中國市場數據庫,可隨時為政府、商業決策提供有針對性的參考數據。
從更長遠的角度講,對於統計調查而言,靜態的數據所能説明的問題有限,只有把數據放在歷史的維度上進行動態的比較,才會挖掘出其真正的價值。中央電視臺將和有關部門聯手,把大調查活動一直延續下去,通過積累和分析歷年調查數據,逐步建立一個獨具價值的中國經濟數據庫,分析百姓經濟生活的內在規律,和全社會共享研究成果。
(附錄)執行團隊介紹
1996年7月,《中國財經報道》在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誕生。它以“打開經濟問號”為使命,幾年來連續策劃製作了《紅色財經之旅》、《中國經濟大講堂》、《CCTV中國經濟年度報告》、《經濟生活大調查》等重大經濟題材的節目,曾連續兩年被評為《中國電視節目榜》最佳財經節目。
2006年8月,《中國財經報道》轉型為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中,一個時長為60分鐘的財經深度調查和評論型節目。面對不確定的全球市場,他始終堅守在經濟的最前沿,以力求“選題精準”為節目理念,堅持不懈地用獨特的視角“聚焦爭議話題、解密市場玄機、關注重大變革、剖析典型案例”,接連奉獻了《爭議電動車》、《有色金屬高價之憂》、《林毅夫零距離》、《“生”于1977》、《“入木三分”探紅木》、《“次貸颶風”的未解之謎》、《玩石價幾何》、《油價大賭局》、《牛熊一年間》、《一個出口大戶的“生死劫”》、《高糧價警報》等熱點財經主題節目,改革開放30週年特別節目《“草根”的創造》和《一同走過的日子》,在業界産生了廣泛的影響。
進入2009年,《中國財經報道》秉承“選題精準”的理念基礎上,提出了以“研究型報道”作為節目的重點報道方向,今年以來我們先後推出的《眾矢之“遞”》、《拯救渤海》、《張養養養豬記》、《美元之“惑”與“禍”》、《出口大戶生存調查》、《曬曬五糧液》,受到了觀眾和專家的好評。
《中國財經報道》還成功主辦“聚焦退市機制研討會”、“玉米問題研討會”、“趨勢2008—中國經濟論壇”,“世界糧食趨勢與挑戰”,“金融危機下的中國樓市走向”,“危機下中國出口企業突圍之道”,“盤點中國樓市”等眾多大型專業論壇,策劃“打開經濟問號”系列叢書,已出版《中國這6年》、《下一個瘋狂是誰》、《中國經濟十年螺旋》等二十本圖書。
責編: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