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首個交易日的結束,資本市場帶著期望和生機邁入了2010年。在剛剛過去的2009年,市場改革創新逐步深化,創業板的順利推出成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里程碑,新股發行制度改革有力提高了資本市場服務國民經濟的能力……延續2009年創新的步伐,2010年,資本市場創新步伐將進一步加快。
在改變市場“單邊市”方面,融資融券今年“破繭”的概率很大。目前,融資融券相關制度建設和技術準備已經趨於完善。
事實上,融資融券的推出工作已經精心準備了多年——2005年10月,修改後的《證券法》加入融資融券條款,為融資融券提供了法律依據;2006年6月,證監會發佈《證券公司融資融券試點管理辦法》,之後,滬深交易所、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和中國證券業協會都發佈了實施細則和配套辦法;2008年4月,國務院出臺《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對證券公司的融資融券業務進行了具體規定;2008年10月5日,證監會宣佈,將於近期正式啟動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試點工作,部分證券公司開始了融資融券業務全網測試。
如今試點工作已進行一年有餘,推出融資融券已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預計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將按照“試點先行、逐步推開”的原則進行,根據證券公司凈資本規模、合規狀況、凈資本風險控制指標和試點方案準備情況,擇優批准首批符合條件的試點證券公司,有望奪得試點先機的證券公司或在中信、海通等11家參加全網測試的券商中産生。之後,將在總結經驗、完善辦法的基礎上,逐步擴大試點範圍,證券金融公司也將應運而生。
在發展金融衍生品方面,股指期貨經過三年多的籌備,無論從交易所繫統建設還是相關配套法規準備方面,推出的條件已經具備。
早在2006年9月,特意為推出股指期貨而成立的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就宣告成立。但隨後,股指期貨籌備工作一波三折,至今只存在倣真交易。2008年突如其來的國際金融危機既給中國金融體系帶來了壓力,同時也增強了中國金融體系的自信力。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中國推出股指期貨的時機已經成熟。
中國股市長期以來表現出極強的單邊市特徵,其中一個重要的體制性原因就是缺乏股指期貨這樣的做空工具。在已經成功實施新股發行體制改革、順利推出創業板市場之後,這一體制性缺失可望得到填補。
在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方面,市場對國際板的推出也充滿期待。目前,大量境外的大型優質藍籌企業、成長性良好的新興行業企業,都對來A股市場上市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國際板並不缺乏上市資源。
2010年,國際板的各項籌備工作,如法律法規的制定、有關制度的建設、上市資源的儲備等方面,都取得實質性進展,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將更進一步。由於紅籌股公司的主要業務都在內地,更利於投資者理解,或將率先在國際板亮相。
而在夯實市場基礎方面,新股發行制度將繼續採取“分步實施、逐步完善”的方式,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制度改革,逐步完善新股發行價格形成機制和承銷制度。
創新是資本市場發展的原動力。只要創新與實體經濟的需求相結合,與審慎監管相結合,創新的風險就是“可控、可承受”的。
(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編:劉慧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