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財經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經濟復蘇 中國“賺快錢”的時代結束

 

CCTV.com  2009年12月22日 09:0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網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陸雄文

  有學者認為,中國今天需要的主要不是社會保障體系,而是收入增長;收入增長了才會有消費意願。我很大程度上支持這一看法,然而如果中國的基本社會保障體系可以建立,那將是對消費更大的支持……如今社會上流行的想法都是賺暴利,賺快錢。在我看來,如果這次危機真正結束,那麼賺快錢的時代也隨之結束了。下一輪的經濟,必然要靠知識來支持。

  2009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憑藉一攬子刺激方案,中國經濟在全球各國中率先復蘇。宏觀經濟政策在保增長取得顯著成效後去向何方?中國的企業家們應該怎樣判斷未來的經濟大勢,並從中找到機會?他們需要怎樣提升自身的水平,進而為企業的蝶變提供更強勁的核心競爭力?

  未來十五年的高增長

  “這個世界沒有失去經濟發展的動力,中國尤其沒有。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和掌舵人更應該看到的是:在即將到來的10-15年間,中國的經濟增長必將明顯高於世界其他國家。”

  現階段,經濟危機是備受關注的熱點,更多的企業家也把關注的目光投向一個時間截點,那就是經濟危機將終結在何時。但是,任何人都不能準確地給出一個答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之於這個時間節點的本身,我認為它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重要。

  保守估計,經濟危機這條大曲線也許會在2011年年初走出谷底。但是,作為一個企業的掌舵人、管理者,“風物長宜放眼量”是其應該具備的一種質素,只有將目光投向10年、20年後的機會,才能在企業的“休眠”期內孕育蝶變的動力。

  我個人對中國經濟的增長充滿信心,因為在即將到來的10-15年間,這個國家有動力也有能力以明顯高於其他國家的速度佔據世界經濟的一席之地。這個世界沒有失去經濟發展的動力,中國尤其沒有。這應當成為中國企業家思考的起點和平臺。

  15年前,世界很難想象中國會呈現出這樣的大格局、大自信,更不會預見到這個古國將重新展現出卓然的大國風範。15年後,中國又將發生一系列顯著而根本性的變化,我們有理由將期待的目光放在未來的15年,這也應該是有遠見的企業家們的共識。

  在期待中,我們也應正視前路坎坷。畢竟今天中國經濟的增長支柱是投資,推動力是政府政策的主導,由於政府政策的不完善,給以後的産業結構升級優化和經濟調整轉型帶來隱患。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經濟發展中與夥伴之間的微妙關係。風雲際會的國際經濟讓中國與世界密不可分,互為依存、你中有我的經濟格局也是今年美國總統奧巴馬上任第一年即放低姿態到訪中國的原因之一。

  奧巴馬訪華的背後是否潛藏著更高的大國利益訴求,這不僅僅是政治家們需要深思的,也應該撥動企業管理者們敏感的神經。雖然我們需要誠懇的承認,中國的發展還要依賴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的經濟復蘇。但是,大國利益支持下的貿易保護主義不應該被我們輕視。

  中國企業家要清醒地認識到:5年內改變出口導向的初衷並不現實。現階段,中國的經濟狀態、生産佈局和能力都以出口為導向,我們無法在短時間內改變以製造業為主要動力的經濟增長方式,這是由我們生産能力的客觀現實決定的。國際市場需要“中國製造”,中國市場也需要“中國製造”。雖然近年來,很多地方政府在主導地方經濟支柱由製造業向服務業轉型,但是他們或多或少都忽視乃至無視基本的經濟規律。如果説政府“忽視”了這一點,那麼企業家們必須要重視這一事實:製造業在中國不可或缺。

  企業家和政府都面臨這一系列的疑問:我們需要怎樣的製造業?企業是否準備好為中國內需的發展投入資源、挖掘潛力?有沒有建立渠道、發展品牌説服國人購買屬於我們自己的“中國製造”?

  其實,中國的老百姓是很“可憐”的,他們一是沒有充分的購買力,二是沒有充分的消費經驗,他們很多情況下會盲目聽從企業的推薦和促銷,乖乖地為産品的超額利潤埋單。同時,很多企業其實也備感困惑,畢竟作為企業自身所得利潤並沒有大眾想象得那麼可觀。實際上,從全球市場體系來看,中國市場上很多消費品價格是偏高的。我們銷售同樣質量的産品,區別僅僅是打上自己的品牌、放到自己的商店進行銷售,乏人問津的尷尬幾乎是很多企業的不幸遭遇。原因何在?最基本的就是中國企業缺乏商業模式、缺乏管理、缺乏知識,整個産業鏈是被切碎而無序的,是效率低下而缺乏組織的。由此目前存在於中國的生産和銷售方式幾乎都是粗放的、低效率的。

  企業家們需要有面對尷尬的勇氣,也需要有窺探機遇的敏感。畢竟中國擁有龐大的內需市場,這也是一個受到世界經濟羨慕的巨大的潛在市場。無論是製造業或是其他行業,立足於這樣一個市場,並培養出敏銳的嗅覺,才能為自己在經濟轉型中尋找飛躍發展的契機。

  商業創新是制勝之道

  “對於未來的企業發展而言,比較具有實現可能性的是商業模式創新。中國具備非常有活力的市場,有著大量的商業創新空間。”

  有學者認為,中國今天需要的主要不是社會保障體系,而是收入增長;收入增長了才會有消費意願。我很大程度上支持這一看法,然而如果中國的基本社會保障體系可以建立,那將是對消費更大的支持。這時中國的企業家還需要思考另一個問題:如果經濟增長了,保障體系完善了,中國的老百姓願意消費了,我們能為他們提供什麼?如今社會上流行的想法都是賺暴利,賺快錢。在我看來,如果這次危機真正結束,那麼賺快錢的時代也隨之結束了。下一輪的經濟,必然要靠知識來支持。

  在過去15年的高速增長中,我們的經濟發展動力主要是出口,然後是投資,而消費對增長的貢獻是有限的。儘管老百姓的收入有增長,但個人消費支出的增長非常勻速,並沒有作出額外的貢獻。而且,在整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裏面,增長比較快的部分是集團消費,個人消費反而是減速的。面對這樣的情形,我們怎麼刺激內需?對此不僅政府有責任,企業也有責任。企業不僅要對股東負責,也要對僱員負責,還要對消費者負責。對僱員負責的表現就是提高他們的收入;他們的收入提高了,整個社會收入提高了,消費也會增長,這就是我們中國企業家都要思考的問題。

  但是,絕大多數企業在這方面都沒有準備好。所謂在內需上賺了錢的企業,賺的大多是快錢,因為他們的商業模式很容易被複製,那麼由此形成的必然是簡單、重復的低水平競爭。中國95%的企業是中小企業,既沒有能力、也沒有資金去進行風險非常大的原創性研發,那麼其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過去也許因為你看到一個好的市場機會,走得比別人快一步,就可以形成大規模生産,通過低成本贏得競爭優勢;或者同上下游建立了很好的關係,得到政府的某種特許等,你的企業獲得了成功。然而未來這些條件都會被淡化、弱化,那時候你還需要什麼?

  中國人最大的智慧是在於創新,雖然很多人都不承認這一點。我們周圍那些發展不錯的人,越來越多是受過良好教育訓練的。他們很聰明,不僅可以抓住市場機會,而且可以建立獨一無二的商業模式。因此我認為,對於企業未來發展而言,比較具有實現可能性的是商業模式創新。中國具備非常有活力的市場,有著大量的商業創新空間,面對這樣的機會,企業家得先靜下心來讀書學習,建立更多的知識儲備、開闊視野、啟迪心智,以最大程度地實現商業創新。否則,預計之中的經濟高速增長可能又會幻滅,我們還會遭受更大打擊。我們用了很強烈的經濟刺激方式來使經濟恢復,如果歐美經濟不能恢復、中國不能轉變經濟增長模式,新的打擊將比2008年更慘重。這對政府是挑戰,對企業家也是挑戰。

  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是相互依賴的,在認識到這一點的同時,我們也應當反觀自身,看到開拓內需市場的重要性。中國老百姓需要大量價廉物美的産品,但是中國的企業家卻好像在這個機會面前變得麻木,缺乏敏銳的洞察和預見。對此,我希望中國的企業家們早一點作好思想準備,早一點把握住內部市場的巨大商機。

  對於企業家來説,現在是我們走向中西部很好的時機。這些地區潛藏著巨大的投資機會和巨大的發展潛力,和20年前的沿海地區很相像,甚至更好。中國企業家經歷了經濟高增長階段,對於比較成熟、透明的經濟體系相當了解,但覺得到中西部去有很多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他們忘了沿海地區10多年前也是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的。中西部發展起來以後,也將和沿海地區一樣成為世界競爭性經濟的一部分。如今,中西部的巨大機會在等待著我們,正因為如此,我們今天也要為之作好準備。

責編:王玉飛

1/1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