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銀行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牛市收益風光不再 銀行純打新産品面臨式微

 

CCTV.com  2009年12月20日 11:5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綜合  

  “上周本來是打算去銀行看看有什麼打新股的理財産品,結果跑了幾家銀行發現,幾乎都沒有新發行的打新股理財産品。最後,我只好將資金都改成了短期的理財産品,等過段時間再看看有沒有更好的選擇。”一位投資者向記者抱怨。

  在二級市場急轉直下、前景不甚明朗的今天,“打新股”這一收益相對穩健、風險較低的投資品種,無疑是現階段避險獲利的良好渠道,但與以往家家銀行競推打新股産品不同的是,此次IPO重啟並沒有吸引到眾多銀行。原因就在於,IPO新規限制了銀行打新股的資金集合優勢。

  銀行打新産品停滯

  在2006-2008年的新股申購中,各種類型的“打新股”銀行理財産品是新股申購中的絕對主力,從專打新股的連續性理財産品,到“只只打”的單個産品,銀行所發行的新股申購理財産品不僅創下了發行量的神話,收益率也頗令人矚目。如在2008年內到期的各類銀行理財産品中,“打新股”類理財産品的收益率均位居前列。

  然而在新股申購新規的影響下,銀行打新股類理財産品出現了停滯的局面。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大部分銀行打新股類理財産品以網上申購為主要方式,新股上市初期即可擇期進行交易,一方面加強了資金的流動性,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産品的投資風險。然而在新規中,對於單個賬戶網上可申購的上限給出了明確的規定,而一隻銀行理財産品的發行規模至少在幾千萬元,僅按單賬戶進行申購,獲得的收益攤薄到整個理財産品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實行多賬戶管理,將涉及到較高的管理成本。

  所以,儘管新股發行火熱,打新股理財産品卻停滯不前,只有較少的銀行推出幾款涉及到新股申購的理財産品。如交行在6月份發行的“新股連環打”、光大銀行、郵儲銀行也有兩款理財産品推出,部分資金可進行新股的申購。但目前來看,各家銀行均沒有推出産品的意願。中信銀行甚至終止了部分新股申購類理財産品。

  “發行銳減的另一大原因在於,收益率上也喪失了往日威風。8月初工行推出的‘新股申購結構化優先份額6個月’産品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僅為3.2%,與以往相比差距甚大。”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王增武博士認為,不少銀行對2009年股市的走勢難把握,尤其打新股的收益率是否如2007年牛市般“壯麗”存在質疑。熊市時,新股上市遭遇破發的例子不是個別現象,更不要説收益率大幅收窄。

  打新産品悄然轉型

  從今年發行的11款打新股理財産品來看,它們與2008年發行的打新股理財産品最大的區別是,“打新股”僅是這類産品的副業或者僅僅其中一個投資方向。

  債券、票據、信貸資産等才是這類産品的主業。如工商銀行在今年3月31日成立的“2009年第一期中國工商銀行私人銀行委託資産管理-增強型債券理財計劃”,其三季度投資報告顯示,該産品在三季度內80%投資于貸款類信託,打新信託僅佔4.93%。東亞銀行在8月發行的“信得盈9”理財産品,其別名便是“中海浦江之星22號新債新股申購精選産品”。

  王增武表示,如今的銀行“打新”理財産品已經和2007年有了天壤之別。目前僅存的幾款“打新”産品,受IPO新規限制,多數産品都是披著“打新”外衣,實際上在進行混合型投資。

  “銀行改良版的新股申購理財産品不再一味押寶打新股,轉而採取組合投資的策略。”而浦發銀行分行財富管理部首席理財師薛盈盈也表示,銀行新股申購類理財産品正在轉型,傳統純“打新”類産品正逐漸退出市場,要推出兼顧“打新股”的資産管理類産品,採用轉變産品結構的方式,以期重新適應市場新規。

  新規促打新理財産品“轉型”,單純“打新”理財産品將失去生存空間嗎?中信銀行分行零售部國際金融理財師潘明權告訴記者,進入2009年以來,資本市場呈現出回暖跡象,股票型基金、券商集合資産管理計劃等産品發行逐漸火爆起來,但銀行理財市場似乎不為所動,依然堅持謹慎穩健原則,佔據市場主流的仍是債券類、信貸資産類等穩健收益型産品。整體環境的嚴峻影響了打新股理財産品的發行數量,但這並不代表打新股理財産品沒有了生存空間。

  未來收益難預料

  據薛盈盈介紹,目前新股申購理財産品並不是每家銀行都在做。由於政策限制,不少銀行機構認為新股申購獲利機會不大。銀行對今後“打新股”理財産品的收益持謹慎態度。不少人士認為,2007年銀行“打新”收益之高的現象很難複製。

  “銀行為了控制風險,一方面推出的涉及‘打新’的産品數量較少,另一方面為了不再重蹈當年‘打新’産品從‘高收益’走向‘零負收益’的覆轍,銀行在産品設計之初就非常注重風險控制,不再追求高收益率。”潘明權指出,由於“打新股”理財受到政策約束較大,未來收益尚難預料。

責編:肖成迪

1/1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