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普通人應有長線投資的習慣,將目光放長遠一些,不要計較一時的得失。而且,不僅要選對市場,還要選對品種。”
本週,知名經濟學家張五常教授(上圖)做客工行廣東分行營業部年度投資論壇。以研究宏觀經濟問題見長的張教授這次別出心裁,從自身理財經歷出發,談到了多年總結的理財觀以及對於未來投資市場的看法。
未來股市樓市未必大漲
在我的研究領域,房地産與股票是我研究較少的兩個市場,其實不是不想研究,而是不敢看,看到變化太快,看了心驚肉跳。應該説,中國的股票市場發展到現在是有成績的。但目前的內幕也很多,針對投資市場的政策變化又很大,一時一個風向,改變很多。在此情況下,我們今天跟進去是對的,明天可能就是錯的,如果總跟著跑,結果就是虧錢。
房地産市場也一樣,與政策的聯絡度很強,變化很多。舉個例子説吧,在2001年前後,上海的房價只有香港的1/6,之後,由於政策推動,上海房價突飛猛進,香港房價有所下跌,六七年過後,上海房價已達到了香港房價的1/2。但誰知道明天會怎麼樣呢,這個差距是否還會被縮小?上海的房價是會更上一層樓還是會高臺跳水?投資者無法預測,老百姓更無法把握。
選對了字畫選錯了種類
為了規避這些變化風險,我們普通人應有一個長線投資的習慣,將目光放得長遠一些,不要計較一時的得失。而且,不僅要選對市場,還要選對品種。比如收藏市場,一般是做長線投資的,就很適合我們介入,這一點,我有親身經歷。
1980年後,我就開始收藏字畫。當時,我是參照日本字畫市場來投資的。日本人從上世紀60年代起開始追捧西方印象派畫作。到了70年代中期,熱度有所退潮,80年代初期,該類畫作降到了一個比較低的價格。我就拿出了多年的積蓄,狠狠買了若干張,希望趕上下一波漲價風。結果算上通貨膨脹的因素,我投資的畫作,放到二十幾年後,僅僅達到“保值”的水平。
現在看來,投資字畫的理念是好的,但我沒有精心挑選門類,太生搬硬套拿來主義。而如果我當時挑選做國畫,同樣的資金可以收集傅抱石、齊白石的作品,結果就大不一樣了。80年代中期,即使在香港,傅抱石有些作品也不到萬元;可到現在,價格已翻了幾十甚至上百倍。
我總結來看,收藏一是要收藏藝術價值高人一籌的東西,比如印象派畫作、我們的國畫,二是要輪換挑選,選擇那些還沒有火起來,或者很久沒有火過的東西。
投資建議
雞蛋別放同一籃子
張五常認為,對於普通人來説,投資追著熱點跑,並非好辦法;世界市場時常在變,中國市場時刻在變,我們如何追得上。就拿近日火熱的黃金投資來説吧,我們要是追著它拼命買,就難免買到了山頂上。因為黃金與美元的連動性很強,而美國經濟不穩定,美元漲跌振蕩都很大,黃金也就會跟著變化,做短線很難把握。
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心態好一些,多買幾種理財産品、分散投資呢?多元投資可以抵抗變化帶來的風險。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裏,這個道理始終該堅持。
責編:張福偉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