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本週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經濟發展前景趨勢不明朗的前提下,明年將是貿易衝突年,美國政府將加大貿易保護力度。所以,中國不要寄希望於外部經濟的回暖,而應進一步抓緊對經濟的結構調整,必須要把希望寄託于內需的改善。
美國兩大目標自相矛盾
中國證券報:有分析人士認為,美國現階段需要的是弱勢美元。這有助於美國經濟復蘇,提振出口,抑制進口,有利於減輕美元債務負擔,請問您對此如何評價?
余永定:目前來講,美國在制定經濟政策的時候將考慮兩大政策目標。一個是提高美國的就業水平,第二個就是美元幣值的穩定。
不過,這兩個目標實際上是矛盾的。現在對於美國來説,捍衛美元的穩定是根本利益所在。美國必須堅決捍衛美元的支配地位,這是觸動美國神經的問題。
美國的經常項目逆差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之前,國際經濟學界討論的重點問題是,美國的國際收支不平衡造成的後果。所以,美國壓制中國,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但是,美國找錯了對象,因為根源在它自身。但這反映出美國的觀點:國際收支問題是能否保證美元霸主地位的根本性問題。
美國保持美元穩定的決心不光是經濟上的,而且有政治上的考量。如果美國願意放棄美元的地位,那就説明美國確實衰落了,不過現在還沒有到這個時候。
此外,美國的經濟決策者高度關注就業數據。上個月美國公佈的失業率是10.2%,它的失業狀況比現實情況還要壞一些。根據歷史經驗觀察,美國經濟週期如果是向下調整,經濟衰退持續時間在8個月左右,失業率上升可能將持續27—28個月。
所以,儘管明年美國經濟可能好轉,但就業狀況仍舊不容樂觀。儘管可以假定,美國明年的經濟狀況是較好的,但是也應該看到美國失業率將繼續維持高位。在美國政治當中有一個公式,就是“失業+中期選舉=貿易保護主義”。從這個角度來講,我想明年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的呼聲可能會進一步上升。
貿易摩擦是美中關係焦點
中國證券報:11月24日,美國商務部對外宣佈,對中國出口油井管作出反補貼終裁。它是迄今為止美對華貿易制裁的最大一起案件。而9月份以來,美國針對中國出臺的各項保護措施就多達7項。奧巴馬訪華期間,中美兩國同意“不出臺新貿易保護措施”的承諾言猶在耳,什麼原因造成了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溫?
余永定:分析美國的結構調整趨勢有一個框架,即(I-S)+(G-T)≡CA,表示投資減去儲蓄,加上政府開支減去政府收入(即政府財政赤字),恒等於經常項目差額。如果CA為零,就是中國或者整個世界沒法對美國保持貿易順差,對於中國的外部環境來講是一個重大衝擊。
具體分析,(I-S),在金融危機之後美國國內投資需求急劇下降,而美國的儲蓄率大幅度上升。有許多分析認為,儲蓄率還會進一步上升到9%左右。這意味著私人儲蓄的增加。美國官方數據表明,2008年底到2009年中,居民儲蓄增加了4000億美元左右。投資減少、儲蓄率上升,恒等式左邊第一項I-S是減少的,這必然要求美國經常項目逆差減少。
從G-T來看。奧巴馬政府採取了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十年內累計財政赤字9萬億美元,2010年美國國債佔GDP比是120%。危機後,I-S 即私人投資與儲蓄的缺口將減少8000億到1萬億美元左右;G-T即財政赤字將增加1.6萬億到2萬億,這兩者雖然有一個衝抵作用,但是仍舊存在經常項目差額為1萬億美元左右。
短期內(一兩年內),美國經常項目逆差可能進一步擴大,美國國內的不平衡進一步加劇。現在對於美國來説,實現平衡增長(既實現經濟增長,又不增加經常項目逆差,同時不過度增加財政赤字)的唯一齣路,在於使用貿易保護主義方法遏制進口、增加出口。貿易衝突必將是未來美中經濟關係的焦點。(記者 張朝暉)
責編:龐帥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