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基金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18隻基金搶發 3700億天量死結(附股)

 

CCTV.com  2009年11月23日 09:4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綜合  

18隻基金近日搶發

  11月16日到20日在發基金高達16隻,接下來一週還有2隻新基金加入,這在基金髮行史上十分罕見。上述18隻基金中,除1隻債基外,其餘17隻全是偏股型基金,其中以指數基金、紅利基金以及中小盤風格的基金為主。(理財週報)

  逾400億元資金或年前入市

  2009年以來,基金募集情況較2008年明顯好轉,年內募集總規模有望達到3000億份。隨著近期股市振蕩向上,賺錢效應再度顯現,基金髮行情況與前一階段的"小低潮"相比有所改善。

  截至11月22日,目前市場上正在發行的新基金達到13隻,其中12隻為股票方向基金,業內人士預計,如果以今年以來31.19億份的新基金平均募集規模計算,保守估計到年末還將為股市輸送超過400億元的增量資金。

  8月份開始的股市中期調整曾給新基金髮行造成不利影響,由於投資者普遍對於2008年的虧損心有餘悸,面對市場調整謹慎心態再度加劇,9、10兩月的基金募集情況較前期明顯下滑。

  統計數據顯示,9月和10月新基金募集規模分別為323.83億份和151.33億份,而7、8兩月新基金募集規模分別達到431.35億份和506.51億份。從單只基金募集規模來看,2009年已出現的4隻百億基金中,華夏滬深300、易方達滬深300和嘉實回報均出現在7、8兩月,而9、10兩月中發行規模最大的農銀匯理策略價值只募集了77.89億份。

  不過,隨著11月以來市場重新確立了上升趨勢,上證綜指連續三周上漲並突破3300點大關,投資者情緒明顯好轉,新基金髮行也日趨升溫。據了解,截至11月20日,目前正在發行的易方達深100ETF聯接基金認購額已超百億元,這將是2009年以來第5隻募集規模超百億的基金。而11月18日結束募集的國泰中小盤成長募集規模也有望超過45億元,顯示出新基金髮行熱度的提升。

  截至11月22日,目前市場上正在發行的新基金達到13隻,其中12隻為股票方向基金,而且其中不乏易方達、南方等渠道能力較強的大型基金公司。業內人士預計,如果以今年以來31.19億份的新基金平均募集規模計算,保守估計到年末還將為股市輸送超過400億元的增量資金。

  新基金髮行向來與資本市場尤其是股市的走勢息息相關,股市好則對居民儲蓄形成"虹吸效應",引發儲蓄搬家。央行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份居民戶存款減少2507億元,M1同比增長32.03%,與M2的剪刀差擴大到2.6個百分點,存款活期化的趨勢日益明顯。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在CPI同比增速由負變正逐漸臨近的情況下,通脹預期迫使投資者尋找更合適的抗通脹工具,而股票方向基金正是普通投資者抵禦通貨膨脹的重要工具。歷史數據證明,在通脹高企和股市上漲雙重背景下的2007年三季度,正是新基金髮行的高峰期。而今年四季度末到明年一季度,如果股市能繼續保持向上的勢頭,配合通縮向通脹的轉換,投資者對基金的興趣也有望保持較高水平。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基金投資者中有相當部分屬於2007年下半年股市高點入市的基民,隨著基金的上漲,老基金贖回的問題可能會影響到基金整體規模的擴大。同時,股市能否在下一階段保持連續上漲,投資者能否看到明顯的賺錢效應,也是影響基金髮行的重要因素。(中國證券報)

  159901)ETF聯接基金募集規模超過100億元,廣發、國泰新基金髮行規模也超過40億元。粗略計算,近三個月新成立基金的入市資金規模超過700億元。

  數據顯示,前期成立的新基金仍未大舉建倉,部分新基金倉位仍然非常輕。其中,建信滬深300成立於11月5日,成立規模為53.3億元,截至11月20日,該基金單位為1.017元,這表明該基金倉位較輕,建倉較謹慎;與建信滬深300基金建倉態度謹慎一樣,諾安中證100、海富通中證100、光大保德信動態優選、景順長城能源基建、農銀匯理策略價值等新基金最近凈值均低於1.05元,倉位都比較輕。

  不過,由於到了"6個月"的建倉時間大限,部分次新基金在近兩個月必須大舉建倉,其中包括嘉實回報靈活配置、國聯安主題驅動、博時策略靈活配置、大成行業輪動等次新基金,這些次新基金剩餘"彈藥"仍有100億元以上。

  另一方面,基金經理對市場的未來走勢比較樂觀,大部分基金公司正在為明年的行情積極佈局。根據部分次新基金的最新凈值表現,個別次新基金的建倉力度已開始加大。比如,中郵核心優勢基金在11月份以來的15個交易日裏,上漲了8.8%,同期滬深300指數上漲10.7%。粗略計算,目前中郵核心優勢基金的股票倉位差不多到了8成左右。(證券時報)

  相關鏈結:

1/8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